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名为《次韵答吴石楼学士(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吴石楼学士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文学的共同热爱。
首联“曾舒短翼共云程,偶落天南北路生”以飞翔的鸟儿为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因命运或机缘巧合而分隔两地,但心却始终相连,如同在广阔的天空中并肩飞翔。这句诗既展现了友情的深沉,也寓意着即使身处不同的人生阶段或地域,心灵的交流与理解依然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
颔联“人在蓬壶劳梦想,诗来江汉妙裁成”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自己在遥远的蓬莱仙境劳心劳力地追求理想,而友人的诗歌则如同江汉之水,巧妙地编织出美妙的篇章,不仅慰藉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也激发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情。这里通过蓬莱仙境的意象,象征了理想的追求与实现,而江汉则代表了友情与艺术的滋养。
颈联“春风未遣梅花尽,阿阁应闻凤鸟鸣”运用自然景象作为隐喻,春风未至,梅花尚未凋零,预示着美好的事物仍在继续发展;阿阁(宫殿)中应能听到凤凰的鸣叫,象征着高雅的音乐或文学作品能够传遍四方,受到广泛赞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才华和作品能够广受认可的美好祝愿。
尾联“尊酒论文知远近,百年珍重是风声”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通过饮酒论诗的方式,不论距离远近都能保持深厚的友谊。这里的“风声”可能指的是文名、声誉,也可能是对文学成就的重视与尊重。这一句强调了友情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人生中的持久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文学艺术的共同追求和赞赏。它不仅体现了个人间的友谊,也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