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书事三首(其三)

攘丝夺麦人争略,烘日吹风天有年。

汤饼元非小人腹,茧丝都作大夫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人们在农田劳作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

首句“攘丝夺麦人争略”,以“攘”、“夺”二字形象地刻画出农民们在田间抢收麦子和蚕丝的情景,表现了农忙时节的紧张与忙碌,以及人们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的精神状态。“争略”二字则暗示了在丰收季节中,人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并存,既有为了获取更多资源的激烈竞争,也有相互帮助、共同协作的和谐氛围。

次句“烘日吹风天有年”,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阳光和风赋予了生命,它们仿佛在为大地带来丰年的希望。阳光烘烤着大地,吹风则带来了凉爽,这两者共同作用于自然界,预示着一个充满生机与收获的年份即将来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后两句“汤饼元非小人腹,茧丝都作大夫贤”,转而从食物和纺织品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劳动成果与社会地位的关系。前一句“汤饼元非小人腹”可能暗指汤饼并非只有低级劳动者才能享用,它象征着不论身份高低,人们都能共享劳动的果实,体现了社会的平等与和谐。后一句“茧丝都作大夫贤”则强调了蚕丝作为高级纺织品,是智慧与技艺的结晶,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尊贵。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尊重,同时也赞美了通过劳动创造价值、提升社会地位的智慧与贤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事活动、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金代社会生活的丰富面貌,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收录诗词(12)

宋九嘉(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入太学,为文有奇气。卫绍王至宁元年进士。历蓝田、高陵、扶风、三水四县令,有能名。入为翰林应奉,以病辞官

  • 字:飞卿
  • 籍贯:金夏津
  • 生卒年:?—1233

相关古诗词

馆中纳凉书事

凉洒尘缨聩耳醒,虚堂窈渺好风清。

雀知爱子来回哺,鼠不畏人旁午行。

每用熟眠酬阒寂,端知固有享高明。

宦游非不佳官府,奔走尘劳漫一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州有感

东城衰草没黄沙,故垒周遭小范衙。

收竖那知真老子,龟趺系马卧吹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捣金明砦作建除体

建牙誓诸将,枭鸣军尽惊。

除道非战事,衔枚幻奇兵。

满铠霜日辉,行阵寂无声。

平旦飞出谷,桑枣蔽金明。

定知此陈迹,中原遮寇城。

执鞭吾不及,范公凛如生。

破碑字仍在,屃赑卧深荆。

危襟按其垒,信哉天下英。

成败翻覆手,狐兔今横行。

收复会有时,夷吾当请缨。

开图睨督亢,按剑逐长鲸。

闭塞亦巳久,一挥氛曀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被檄从军

不巾不袜柳阴行,朝醉南村莫北庄。

一旦捉将官里去,直驱盲马阵中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