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

孟夏清和月,东都闲散官。

体中无病痛,眼下未饥寒。

世事闻常闷,交游见即欢。

杯觞留客切,妓乐取人宽。

雪鬓随身老,云心著处安。

此中殊有味,试说向君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翻译

初夏时节气候宜人,我在东都过着闲散的官吏生活。
身体没有疾病的困扰,眼前也没有饥饿与寒冷的忧虑。
听闻世间的事情常常让人烦闷,但见到朋友就会感到快乐。
斟酒待客殷勤周到,音乐歌舞使人放松。
白发随岁月增长,心境却像云般随处安然。
这样的生活其实颇有滋味,试着向您展示其中的乐趣。

注释

孟夏:指农历四月,夏季的第二个月。
东都:古代中国的东都,这里可能指的是洛阳。
体中:身体里面,指身体健康状况。
世事:世间的事物,通常指社会上的各种事务。
交游:交往的朋友,社交活动。
杯觞:古代盛酒的器皿,这里指饮酒。
妓乐:古代的歌舞表演。
雪鬓:形容白发。
云心:比喻超脱的心境,如云般自由自在。
著处安:到哪里都能安适,形容心境平和。
此中:指当前的生活状态。
殊有味:非常有味道,意为富有意义或乐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夏的宁静夜晚,月光清和,东都城中的官员在闲适地度过时光。诗人身体健康,没有疾病与寒冷之苦,眼前虽看似平淡,但内心却感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满足。世间的烦恼事物对诗人而言已经司空见惯,而朋友之间的相遇总能带来即刻的欢愉。酒杯在手留住客人的脚步,音乐与歌妓则让人们心情舒缓。岁月匆匆,白发如雪随着年龄增长,但诗人内心依旧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宁静。

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现世生活的一种满足和接受,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于朋友相聚、音乐美酒等简单乐趣的珍视。最后一句"此中殊有味,试说向君看"则是在邀请读者共享这份宁静与愉悦的情境。

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倡导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主张。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初授秘监拜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

紫袍新秘监,白首旧书生。

鬓雪人间寿,腰金世上荣。

子孙无可念,产业不能营。

酒引眼前兴,诗留身后名。

闲倾三数酌,醉咏十馀声。

便是羲皇代,先从心太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听芦管

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

似临猿峡唱,疑在雁门吹。

调为高多切,声缘小乍迟。

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

云水巴南客,风沙陇上儿。

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

仰秣胡驹听,惊栖越鸟知。

何言胡越异,闻此一同悲。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时热少客因咏所怀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

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

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

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

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

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杨柳枝二十韵

小妓携桃叶,新声蹋柳枝。

妆成剪烛后,醉起拂衫时。

绣履娇行缓,花筵笑上迟。

身轻委回雪,罗薄透凝脂。

笙引簧频煖,筝催柱数移。

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

便想人如树,先将发比丝。

风条摇两带,烟叶贴双眉。

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

枝柔腰袅娜,荑嫩手葳蕤。

唳鹤啨呼侣,哀猿夜叫儿。

玉敲音历历,珠贯字累累。

袖为收声点,钗因赴节遗。

重重遍头别,一一拍心知。

塞北愁攀折,江南苦别离。

黄遮金谷岸,绿映杏园池。

春惜芳华好,秋怜颜色衰。

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

曲罢那能别,情多不自持。

缠头无别物,一首断肠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