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精山

金精山高绝尘俗,中通洞天石削玉。

仙家庭院昼不扃,草色迷阶秋雨绿。

香炉峰前青可掬,石鼓坛边翠如沐。

道人采药青牛还,铁笛声穿山鬼哭。

形式: 古风

翻译

金精山高超凡尘,中空如洞石如玉。
仙家院落终日敞,秋雨绿阶草色深。
香炉峰前翠色浓,石鼓坛边青如洗。
道人采药骑青牛,铁笛声穿透山岭鬼神悲泣。

注释

金精山:形容山峰珍贵而超凡。
尘俗:世俗之人或尘世。
洞天:神话中的仙境。
石削玉:形容石头像玉一样光滑。
扃:关闭。
草色迷阶:草木茂盛,使台阶都看不清。
秋雨绿:秋雨中的绿色更显深沉。
香炉峰:传说中的名山。
青可掬:青翠的颜色浓郁得仿佛能捧在手中。
翠如沐:形容颜色鲜亮如刚沐浴过。
道人:修道之人。
铁笛:道士常用的乐器。
山鬼:山中的精灵或传说中的鬼怪。

鉴赏

这首宋诗《金精山》描绘了一幅超凡入圣的仙境景象。诗人以"金精山高绝尘俗"开篇,强调了山之高洁,仿佛与世俗隔绝,暗示着此地的神秘与非凡。接下来的"中通洞天石削玉"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洞穴如同玉质般剔透,洞天石径犹如精心雕琢。

"仙家庭院昼不扃"一句,写出了山中仙家的居所即使在白天也门户大开,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自由。"草色迷阶秋雨绿"则通过秋雨中的草色,渲染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静谧。

"香炉峰前青可掬,石鼓坛边翠如沐"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容山峰和坛边的景色翠绿欲滴,仿佛可以捧在手心,或如沐浴在翠色之中,进一步展现了山景的秀美。

最后两句"道人采药青牛还,铁笛声穿山鬼哭"描绘了山中道士采药归来的画面,悠扬的铁笛声穿透山林,连山鬼也为之动容,增添了神秘与幽深的色彩。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精山的奇特风貌,以及其中蕴含的道教隐逸文化气息。

收录诗词(1)

周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南。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曾知衡州,有政声(《楚纪》卷五二)。仁宗天圣元年(一○二三)以尚书驾部员外郎知袁州。事见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

  • 字:勉斋
  • 籍贯:宁州宁都(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以珠子香建茶寄皖公山马先生

筠谷珠玑北苑春,寸诚千里托灵芬。

为投白鹿岩前客,何日容分半席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其五)

椒涂日暖燕差池,又见瑶箱受福时。

欲使后宫歌德化,试将彤管作春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其四)

银钩惯学君王帖,宝轸频听淑女琴。

更与六宫循节俭,钗头不缀辟寒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其三)

胜里金葩喜占新,红酥细字点宜春。

内庭也作人间戏,自是时康乐事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