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文昌阁二首(其二)

沧瀛远近掌中收,那羡元龙百尺楼。

暮鼓晨钟归贝院,青霜紫电景名流。

挂帆细雨春堤外,驻马垂杨古渡头。

万里长风能破浪,几人投笔觅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昌阁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由与追求的向往。首句“沧瀛远近掌中收”以夸张的手法,将广阔的海洋尽收眼底,喻示视野之宽广,胸怀之博大。接着“那羡元龙百尺楼”,对比高楼大厦,诗人更欣赏自然的辽阔与自由。

“暮鼓晨钟归贝院,青霜紫电景名流”两句,通过“暮鼓晨钟”的日常生活景象和“贝院”的佛教文化氛围,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精神的寄托。而“青霜紫电”则以自然景观象征文人的才华与风采,表达了对名流才子的敬仰。

“挂帆细雨春堤外,驻马垂杨古渡头”描绘了一幅春日雨中的静美画面,帆船在细雨中缓缓前行,马儿在垂柳掩映的古渡口停留,既展现了自然的柔美,也暗示了人生的旅途与停留。

最后,“万里长风能破浪,几人投笔觅封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他认为,只有像乘风破浪的船只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才能超越世俗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

时惟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侄道煜、道坦、孙士缙同案入泮而作

籍系乾宁四百年,书香袅袅指云烟。

深惭训子谢乔梓,窃喜犹儿茂芷兰。

清水龙驹头角露,瑶池凤藻羽毛全。

鹏程万里终须备,慎勿沾沾漫不前。

形式: 七言律诗

秋海棠

曾闻花内有神仙,淡淡秋容色愈妍。

嫩压碧桃多秀致,娇欺红杏欲焉然。

迎风差拟西施舞,沐雨恍同妃子眠。

一段清香闻不得,直将五恨抹前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菊影二首(其一)

摇曳寒花风纵横,纷纷印地寂无声。

雕伤玉露形仍在,图入丹青像未成。

枝可傲霜称劲节,叶还映日驾云英。

疏篱别有清虚致,不仗人间漫采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菊影二首(其二)

依稀墨菊满园栽,淡淡秋容空里来。

共道落英堪适口,那知晚节又生胎。

愁逢阴雨形骸减,快遇晴明面目开。

此日方能离色相,一尘不染自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