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

春楼髻梳罢,南陌竞相随。

去后花丛散,风来香处移。

广袖承朝日,长鬟碍聚枝。

柯新攀易断,叶嫩摘前萎。

采蘩钩手弱,微汗杂妆垂。

不应归独早,堪为使君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采桑》是南北朝时期陈叔宝所作,描绘了女子在春日里忙碌于田间采桑的情景,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句“春楼髻梳罢”,以“春楼”暗喻女子的居所,通过“髻梳罢”这一动作,展现了女子清晨起床,精心打扮的场景,预示着她即将开始一天的劳作。接着,“南陌竞相随”描绘了女子们结伴而行,前往田间采桑的热闹景象,体现了劳动的集体性与社会性。

“去后花丛散,风来香处移。”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花丛和香气赋予了动态感,形象地表现了女子们离去后,花香随着春风飘散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女子们的勤劳与美丽。

“广袖承朝日,长鬟碍聚枝。”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劳作时的装束与姿态,广袖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轻盈,长发则因劳作而有些凌乱,却也别有一番风情。这里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外貌特征,也暗示了她们在劳动中的辛苦与坚韧。

“柯新攀易断,叶嫩摘前萎。”通过“柯新攀易断”和“叶嫩摘前萎”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采桑过程中的不易,新长的树枝容易折断,嫩叶在采摘后很快就会枯萎,突出了劳动的艰辛与对自然资源的尊重。

“采蘩钩手弱,微汗杂妆垂。”“蘩”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植物,女子在劳作时,手部因长时间劳作而感到疲惫,汗水与妆容混杂在一起,展现出女子劳作后的辛劳与美丽。

最后,“不应归独早,堪为使君知。”表达了女子希望得到官府的认可与赏识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辛勤劳动的自豪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劳动中的美丽与坚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99)

陈叔宝(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589年(祯明三年),隋军入建康,被俘。后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曰炀

  • 字:元秀
  • 生卒年:553—604年

相关古诗词

日出东南隅行

重轮上瑞晖,西北照南威。

南威年二八,开牖敞重闱。

当垆送客去,上宛逐春归。

鬓下珠胜月,窗前云带衣。

红裙结未解,绿绮自难徽。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三妇艳词十一首(其一)

大妇避秋风,中妇夜床空。

小妇初两髻,含娇新脸红。

得意非霰日,可怜那可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三妇艳词十一首(其二)

大妇西北楼,中妇南陌头。

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可怜还自觉,人看反更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三妇艳词十一首(其三)

大妇主缣机,中妇裁春衣。

小妇新妆冶,拂匣动琴徽。

长夜理清曲,馀娇且未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