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家书

早承会稽信,晚接清江使。

两地千里馀,尺书同日至。

既知骨肉安,复得邻里事。

丁宁问儿女,委琐及奴婢。

开包视封题,亲故各有寄。

牛狸与黄雀,路远不易致。

东人罕曾识,专享无所遗。

岂徒抵万金,鼓腹快异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收家书》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收到远方家书时的激动心情以及对家人的深切关怀。

首先,诗人以“早承会稽信,晚接清江使”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将读者带入一个跨越千里的思念情境中。接着,“两地千里馀,尺书同日至”两句,不仅展现了通信的艰难,也突出了家书传递情感的力量,如同跨越遥远距离的桥梁,将诗人与家人紧密相连。

“既知骨肉安,复得邻里事”表达了诗人收到家书后,既关心亲人平安,又关注邻里动态的心情,体现了他对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关怀。接下来,“丁宁问儿女,委琐及奴婢”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家人的细致关怀,无论是年幼的子女还是勤劳的仆人,都一一询问,无微不至。

“开包视封题,亲故各有寄”描绘了拆阅家书的场景,每一封家书都是来自亲朋好友的寄托,承载着他们的思念和祝福。而“牛狸与黄雀,路远不易致”则通过具体的物品,形象地说明了家书虽小,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即使路途遥远,也难以替代。

最后,“东人罕曾识,专享无所遗”强调了家书的独特价值,它不仅是物质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传递,让东人(即诗人)独享这份珍贵的礼物。“岂徒抵万金,鼓腹快异味”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收到家书后的喜悦之情,胜过万贯家财,更胜于美味佳肴,因为这是一份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亲情与关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收到家书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家人的深深挂念和对亲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温情与感动的佳作。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春天

春天酣酣睡最美,日转花阴犹未起。

须臾梦觉闻风声,波涛翻空千万里。

出门四望气惨淡,寒色射人如泼水。

旋见大雪落交加,向晚绥绥尚不止。

游丝柳絮复何有,百鸟捲舌愁欲死。

阴阳变化固有渐,乃何暴忽有如此。

清江野客心伤悲,寂寞无言对桃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观舞

宴馆簇金丝,绣茵呈舞旋。

云鬟应节低,莲步随歌转。

势多体不犯,妙绝乃习贯。

含笑有馀情,小揖更微盼。

形式: 古风

宁采

宁采粪上英,莫折园中柳。

人情愈薄恶,变态在回首。

纷纷苦相攻,把臂曾缔友。

阴机多鬼祸,似此奚可久。

巧言奋南箕,定籍挂北斗。

豺虎虽不食,且使乌啄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城南

密州三月犹有寒,地平更在大海上。

昨朝雨止气已晴,今日繁阴北风壮。

城南蹙水傍城流,几处垂杨系小舟。

传闻寂寂无车马,红杏夭桃各自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