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送春

把酒饯残春。莺蝶销魂。绸缪一霎又相分。

垂柳丝长难绾住,杜宇声声。阑外却休凭。

触目堪惊。斜风细雨落红英。

悄语嘱春春不管,怎奈无情。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浪淘沙·送春》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场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把酒饯残春”,开篇即点明了主题——以饮酒的方式告别即将消逝的春天。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欢饮的情景,也暗含了对春天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莺蝶销魂”一句,通过描写黄莺和蝴蝶因春天的离去而感到哀伤,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黄莺和蝴蝶作为春天的象征物,它们的哀伤暗示了春天的离去对自然界的影响,同时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

“绸缪一霎又相分”,“绸缪”原意为缠绕、紧密相连,这里用来形容春天与人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春天离去时那种短暂而又难以割舍的别离。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无奈和惋惜。

“垂柳丝长难绾住,杜宇声声”,通过描写垂柳的长丝和杜鹃鸟的啼鸣,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离去是无法挽留的自然规律。垂柳的长丝象征着春天的柔美和生命力,但即使再长也无法留住春天的脚步;杜鹃鸟的啼鸣则充满了哀愁,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离去的不舍。

“阑外却休凭”,“阑”指栏杆,此处暗示诗人站在栏杆之外,无法再凭栏远眺,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无力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触目堪惊”,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景象时内心的震撼和感叹。春天的离去,让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斜风细雨落红英”,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花瓣飘落的画面,既是对春天离去的具象化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斜风细雨中飘落的花瓣,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悄语嘱春春不管,怎奈无情”,最后两句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呼唤和对时间无情的无奈。诗人试图通过“悄语”来留住春天,但最终发现这是徒劳的,因为时间的流逝是无法改变的。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深深眷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92)

吴尚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风雨不寐

香闺悄。夜深往事萦怀抱。萦怀抱。

无多风雨,助人烦恼。欲眠怎奈愁肠绕。

檐前铁马声声搅。声声搅。听残玉漏,暗期天晓。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踏莎行.怀家严客中

柳困风柔,花舒日暖。罗衣尚怯春寒浅。

凭栏屈指计行期,白云望断椿庭远。

翘首长涂,鱼稀雁倦。绣帏极目愁无限。

试拈春草问平安,灯花预报双眉展。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遣怀

绣幕慵开,雕栏倦倚。金钗难绾芙蓉髻。

也知检点怕多愁,愁来浑不由人意。

身似蓬飘,人如匏系。壮怀空有鬓眉志。

羡它懵懂胜才能,从来物巧招天忌。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贺新郎.春闺午倦

日影雕栏畔。看庭前、垂丝袅袅,暖红将展。

淡淡晴空疏雨后,点缀春光满院。

隔花障、雏莺学啭。

绣户沉沉惊午梦,倚香衾、只觉纤腰倦。

钗坠枕,鬓云乱。侍儿解意添香篆。

对妆台、几番顾影,一声长叹。

自是双蛾频锁翠,说甚花香人面。

只恐怕、颜随春换。

旧恨新愁抛不去,向吟窗、强把幽怀散。

风过处,虾鬓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