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木落天高气最清,小庭幽处转通明。

凭谁描取西风色?红蓼疏花倚晚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傍晚的景色,"木落天高气最清"写出了秋高气爽的季节特点,落叶稀疏,天空显得格外高远。"小庭幽处转通明"则转向了庭院内部,幽静的小径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明亮,透出一种宁静的美。

"凭谁描取西风色"诗人感叹,如此美丽的秋景,谁能准确描绘出那西风的色彩和韵味呢?这里西风不仅代表了季节转换,也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最后"红蓼疏花倚晚晴"以红蓼(一种秋季开花的植物)和稀疏的花朵在晚霞映照下的景象作结,既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又寓含了诗人淡淡的孤寂与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晚晴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微妙情感。

收录诗词(234)

沈尹默(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忆

炒栗香中秋已深,高秋能有几登临?

西京红叶南山桂,并作闲窗坐忆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共云君闲话(其一)

淡淡秋阴薄似罗,美人蕉好莫嫌多。

西风几日闲庭院,不见枝头袅女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共云君闲话(其二)

篱落荒寒色渐工,小庭疏树意无穷。

葵花惯作高秋格,不学红蕉烂漫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秋情

秋情澹澹菊花天,白蓼黄葵各自妍。

风细日斜闲伫立,霜红吟堕暮鸦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