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卢祖皋的《清平乐·其三》。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人在此采用了婉约派的笔法,通过描绘女性的柔美和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情。
首句“玉肌春瘦”以白玉比喻女子的皮肤,形容其细腻与温润,同时暗示出她在春日里因思念而显得更加瘦弱。接着,“别凤离鸾后”则是用古代神话中的凤凰与鸾鸟比喻男女之间的别离,凤凰和鸾鸟分飞,象征着佳人已远去。
第三句“柳外画船看翠袖”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船图景。诗人站在柳树之外,看见画舫中有人挥动绿色衣袖,这一画面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也暗示着诗人的目光所系,心系佳人。
“眼艳风流依旧”则是说尽管时光流转,但那双美丽的眼睛和风韵犹存。这里不仅是在赞美女性的容貌,更在强调时间并未改变她的韵味与魅力。
“杏梁语燕绸缪”中,杏梁即是窗棂,语燕则指的是窗外燕子飞翔时的声音。诗人通过这些细微之处,传达了室内的寂寞和对往事的回忆,绸缪则形容话语的温柔与纠结。
“可堪前梦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这种记忆带来的无尽思绪。这里,“可堪”有忍受、承受之意,意味着这些甜蜜的回忆虽然令人心痛,但又是难以割舍。
最后两句“几度欲成花雨,断云还过南楼”,则是在描写春日里那种即将到来的细雨,以及那些被风吹散的云朵,它们似乎在南楼上空自在地飘逸。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不断涌动却又无从落实的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春日别离之情。它不仅是对女性美的一种赞颂,也是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