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尹叔见寄(其一)

海滨遁迹拟求安,老矣尤谙世路难。

地远巳辞龟钮印,身閒仍带鹿皮冠。

少陵宴坐惟观壁,彭泽知非欲去官。

鹏鴳逍遥皆自适,勿疑控地笑扶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海边隐居,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首句“海滨遁迹拟求安”点明了诗人远离尘嚣,选择海边作为避世之所,以求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接下来,“老矣尤谙世路难”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深刻理解,即便年岁已高,依然深知人世间道路的艰难与复杂。

“地远巳辞龟钮印,身閒仍带鹿皮冠”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状态。远离尘世的喧嚣,辞去了官场的束缚,换上了象征隐士身份的鹿皮冠,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龟钮印”借指官职,与“鹿皮冠”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从官场到隐居的转变。

“少陵宴坐惟观壁,彭泽知非欲去官”引用杜甫(少陵)和陶渊明(彭泽)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杜甫晚年在草堂宴坐,观壁而思,而陶渊明则因不满官场黑暗,毅然辞官归隐。这两句诗通过典故的运用,既展示了诗人对古代隐逸文化的认同,也流露出对现实官场的无奈与逃避。

最后,“鹏鴳逍遥皆自适,勿疑控地笑扶抟”两句,以鹏鸟与小雀的比喻,形象地阐述了不同生命形态的自在与满足。鹏鸟翱翔于天际,小雀跳跃于林间,两者虽生活环境不同,但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自由。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对那些试图强求统一标准的观念持怀疑态度,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与古代隐士故事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同时,诗中蕴含的超脱世俗、随性而为的生活哲学,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角度。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尹叔见寄(其二)

心似行云忆故山,干戈满地欲归难。

愁肠索寞频浇酒,病骨支离懒正冠。

郑太田多犹乏食,阮公钱入便辞官。

久知身世皆如梦,万事何须苦控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平叔(其一)

旧结茅茨阅十春,忆曾扪虱话酸辛。

当年巳讶霜髭老,今日何辞酒盏频。

得俊东床人似玉,颂功槐府笔挥银。

从今稳步青云上,聊慰投閒物外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平叔(其二)

红日新添一线催,竹炉纸阁聚寒灰。

雨滋长亩才抽麦,雪渍南枝欲放梅。

岁月峥嵘嗟老矣,弟兄漂泊思悠哉。

扁舟过我消离恨,肯使云帆取次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平叔(其三)

岁晚栖栖作远游,足音真可慰穷愁。

身閒文史聊覃思,老去田园亦强谋。

旋拨浊醪篘冻酒,何嫌粝食办晨羞。

新篇起我超然兴,苦恨轻装不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