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老将歌

榆关将军紫花额,自言能拂双枝戟。

登台望虏识风尘,度碛寻营知水脉。

娶妻胡女能胡言,盗马与官多得钱。

石州虽残虏多死,榆林独出兵气全。

顷缘互市边筹假,市马与军非善马。

牵过倒死即须偿,就中更有难言者。

余闲老将学耕耘,后来儿子不能军。

但愿英雄不生虏,兜零无火更何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榆关将军的形象,他头戴紫花额饰,自诩武艺高强,能挥舞双戟。他目光如炬,登高远眺敌情,洞察风尘,深入沙漠探寻敌营,熟知地理水源。他的婚姻也与边疆特色相连,娶了能说胡语的胡女,因战功而获得财物,包括从敌人那里掠夺来的马匹。

尽管石州战事艰难,敌人损失惨重,但榆林的军队士气高昂。然而,边境贸易中的马匹并非良驹,购买后若出现问题,将军需承担后果,其中隐藏着难以言说的苦衷。随着岁月流逝,这位老将年迈后不再领军,他的儿子也无法继承军业,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不再、战争无益的感慨。

最后,诗人希望英雄不再出现在战场上,边境安宁,战火不再,如此一来,即便没有战争的烽火,也无需再担忧任何问题。整首诗以老将的个人经历和边疆现状,寓言式地反映了作者对于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边市歌

中兴汉水天飞龙,天街月气何雄雄。

已深吉囊占河曲,偏多俺答啸云中。

二十年中俱老死,分头住牧多儿子。

一从先帝许和戎,尽说销兵纵行李。

也知善马不能来,去去金缯可复回?

未愁有虏惊和市,且是无人上敌台。

别有帐中称写契,解诱边人作奸细。

上郡心知虏骑熟,西州眼见孤军缀。

也先种色何纷纭,五千余里瞰胡群。

不说辽边小王子,杀降前后李将军。

形式: 古风

江东歌

三山江上翠崔峨,草绿风烟春气和。

天宫缭绕金陵麓,人家映带秦淮河。

回廊屈曲通晴雨,驰道流离莹月波。

南中富乐风尘少,天下娱游子弟多。

悠悠满目经时岁,忽忽盈怀阻啸歌。

意气周郎三国尽,文情庾信六朝过。

江南丈夫会早夭,春心不饮荡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夏州乱

夏州判军如互堡,迫挟藩王磔开府。

贺兰山前高射天,花鸟池南暗穿虏。

前年通渭血成壕,天上太白愁烽高。

不信秦人阮翁仲,铸金终得镇临洮。

形式: 古风

黎女歌

黎女豪家笄有岁,如期置酒属亲至。

自持针笔向肌理,刺涅分明极微细。

点侧虫蛾摺花卉,淡粟青纹绕余地。

便坐纺织黎锦单,拆杂吴人彩丝致。

珠崖嫁娶须八月,黎人春作踏歌戏。

女儿竞戴小花笠,簪两银篦加雉翠。

半锦短衫花襈裙,白足女奴绛包髻。

少年男子竹弓弦,花幔缠头束腰际。

藤帽斜珠双耳环,缬锦垂裙赤文臂。

文臂郎君绣面女,并上秋千两摇曳。

分头携手簇遨游,殷山沓地蛮声气。

歌中答意自心知,但许昏家箭为誓。

椎牛击鼓会金钗,为欢那复知年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