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渡海诗

岛屿湾湾三十六,孤篷夜向湾头宿。

残缸未灭鼓鼕鼕,又趁寒潮出海角。

海角有路惟青天,海角有水如苍烟。

帆幅斜欹高浪腹,船梢倒立远峰颠。

中有老鱼跳波出,大者十丈小七尺。

腥风怪雨吹幽荒,甲角牙须森剑戟。

须臾鲸鳄争潜逃,珊瑚倒影翻银涛。

远岸入云青羃羃,荡缨插足绿萧萧。

三三两两渔舟聚,习水如飞导前路。

汉使秋乘斗畔槎,渔人春入桃源渡。

万家烟火画图中,沙礁铁线锁重重。

鱼龙窟抱鲲身曲,虎豹关开鹿耳雄。

此时正值春光好,绿阴夹岸风搦搦。

载得恩波较海宽,回头一望沧溟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钱琦的《后渡海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海上景象。诗中以岛屿湾湾为背景,孤舟夜泊,夜晚的鼓声与寒潮相呼应,展现出海上的孤独与冒险。诗人通过比喻,将海角比作通向青天和苍茫水域的路径,帆船在巨浪中起伏,老鱼跃动,海中生物如兵戈森然,生动描绘了深海的奇异世界。

随着航程深入,诗人笔触转向远方的陆地,山峦如云,岸边绿意盎然,渔舟穿梭其间,仿佛引导着诗人进入如桃花源般的理想之地。画面中,万家灯火与自然景色交织,沙滩礁石构成一幅宁静而壮观的画面。诗人还以“鱼龙窟”、“虎豹关”等形象,寓言大海的深邃与险峻。

最后,诗人以春天的美景收尾,春风拂面,绿荫夹岸,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海宽恩波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家乡的眷恋。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海洋情怀。

收录诗词(29)

钱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登赤嵌城

一自兵销日月光,牛皮尺地幻沧桑。

空馀芳草埋荒堞,无数残锋卧夕阳。

歌扇舞衫春寂寂,海潮山月夜茫茫。

重来不尽登临兴,何处秋风是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龙湖岛

凉风从西来,幽意散清晓。

朝过湾里溪,午上龙湖岛。

岛势曲如盘,湖光澄似沼。

水气忽荡摇,山云互缭绕。

遂有湖中龙,游戏现鳞爪。

其上浣云亭,八角撑天表。

俯瞰岛与湖,一幅米家稿。

坐久不知瘦,夕阳催归鸟。

因忆故园山,环湖青未了。

廿年牛马走,湖山笑人老。

乃于瀛海外,好景恣搜讨。

所得偿所失,自计颇不少。

凡事有夙缘,益悟造化巧。

前望绿迢迢,天涯指芳草。

形式: 古风

柳泉道中得漫士侍郎留徐州待余之信喜赋长句

一片秋云织秋晓,瘦马冲泥行草草。

长路二更时梦公,觉视飞鸿在天杪。

昨宵带雨入江南,短章欲报双鱼杳。

徐州自古号雄封,天上黄河九曲绕。

张骞奉使早乘槎,支机片石恣搜讨。

我来恰好问河源,定识相逢两绝倒。

人生遇合有前缘,我嫌太迟公太早。

明朝趋步缓随公,江上数峰青未了。

形式: 古风

袁简斋得余归信以诗寄投次韵奉答(其一)

声声啼鸟劝提壶,得遂初怀本不图。

老树几株闲侣伴,方塘半亩小江湖。

筵前奉母攀花舞,醉后呼儿当杖扶。

多少邯郸枕上客,问他此乐梦曾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