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蕉叶何尝落,乾时可作书。
绕庭三十树,人道绿天如。
这首诗名为《蕉林作》,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蕉叶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蕉林景象。
“蕉叶何尝落,乾时可作书。”开篇即以蕉叶入诗,赞美其坚韧不落的品质,即便在干燥之时,也能书写文字,象征着坚韧与智慧并存的精神。
“绕庭三十树,人道绿天如。”接着描述了庭院中围绕着三十棵蕉树的场景,绿意盎然,仿佛将天空都染成了绿色。这里不仅展现了蕉林的茂盛,也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蕉叶这一自然元素,表达了对坚韧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黄山携一笋,画出似奇峰。
怪石平生好,于兹得次宗。
折尽东西柳,销魂自汉时。
人言枝上鸟,总是一相思。
笔削吾何倦,春秋以没身。
诸侯多史记,采取托何人。
妆罢下阶行,正见春流满。
叹息一池中,菱寒芡独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