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黄伯亨

我马从东来,君车正西去。

有似风吹海上云,天际无心忽相遇。

与君相遇即相知,沥胆输肝无复疑。

虞卿岂顾双白璧,平原轻掷二美姬。

狂歌一斗酒,共醉六屏月。

拂曙登古台,慷慨与君别。

君行五岭南,我阻三山道。

何处我思君,天涯但芳草。

昨朝鸿雁下江烟,衔得君书置我前。

开缄拂冰雪,千里情洒然。

念昔与君多意气,相期岂作桃李妍。

鬷生立堂下,叔向知其贤。

袁弘发朗咏,谢公遂回船。

丈夫一语苟有合,何必结交穷岁年。

我有古干将,锈涩久弃捐。

宁甘困泥滓,耻为儿女怜。

君有长歌向余写,我将古调为君宣。

月明洞口鸣风泉,清商一曲付哀弦。

云山麋鹿可为侣,纷纷薄俗何其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寄答黄伯亨》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和豪放情感的诗歌。首联以马与车的相对方向比喻偶然的相遇,如同海上云彩被风吹散又重逢,形象生动。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信任和忠诚,用虞卿、平原等典故强化了这种情感深度。

“狂歌一斗酒,共醉六屏月”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欢聚的场景,月光下的豪饮显得格外浪漫。离别时,他们登台感慨,各自踏上不同的旅程,山水阻隔,唯有芳草寄托思念。

“昨朝鸿雁下江烟,衔得君书置我前”通过鸿雁传书,表达了诗人收到朋友信件的惊喜,以及信中的深情厚谊。接下来的诗句回忆了过去的交往,强调了友情的真挚和超越世俗的期待。

最后,诗人以“我有古干将,锈涩久弃捐”自比,表示宁愿坚守自我,不愿沉沦于世俗,而黄伯亨的长歌则激发了诗人以古调回应的热情。结尾处的自然景色和音乐,以及对云山麋鹿生活的向往,都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友谊的追求和对世俗偏见的鄙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豪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价值观。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桃溪方翁家赠别

清溪一带缘桃花,春来水上流胡麻。

东风寻源泛瑶棹,云中远见山人家。

于兹水木相含景,袅袅松杉乱天影。

少焉林壑众籁鸣,巾舄飞来片云冷。

二三老翁住东陂,薜衣霜雪垂两眉。

自言入山岁已久,不知人世今何时。

传闻有客惊还喜,共荐清泉饭松子。

烟林雾筱不逢人,碧草苔花应满地。

问余何事在尘间,那似山中日月閒。

涧户聊同鱼鸟醉,石床常伴云霞眠。

乍逢灵境真堪悦,区缘未谢还成别。

别后重来定几时,梦绕溪边绿萝月。

形式: 古风

东湖春意图为樵门李姚生题

鸳鸯湖上春风软,柳丝无力桃痕浅。

暖烟笼碧水如云,纤纤细草苔香满。

满楼罨画大堤傍,罗绮晴娇绿水乡。

冰弦玉柱新调吕,半蹙双蛾倚淡妆。

鸂鶒双双点晴雾,百劳东飞燕西去。

紫泥谁染天上春,云缄留得相思句。

日暮相思枉断肠,绿波千里共悠扬。

龟甲屏风花梦晓,一抹修蛾镜中小。

形式: 古风

杨秀才幽居

杨子幽居处,闲窗面远空。

水喧明镜里,云落画屏中。

捲幔留山月,挥弦送晚鸿。

何人问奇字,载酒野桥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夏廷简宿怡山兰若

别路绕珠林,秋来落叶深。

一灯今夜雨,千里故人心。

已觉空门幻,还惊旅况侵。

坐闻钟鼓曙,离思转沉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