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四)家光禄西庐习静再叠前韵

繁华著眼,看古今得失,浮云飘叶。

暑往寒来驹隙影,早见塞鸿辞北。

槐国无喧,渔村高枕,忍负洲苹白。

东华翘首,羊肠空叹千折。

闻说重理蒲团,再安丹灶,不与家人别。

况有玉清堪共隐,奚用受书黄石。

蕉露研朱,松风啜茗,勾当山居业。

他时出访,杖藜同踏萝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词以繁华落笔,展现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如同浮云过眼,转瞬即逝。"暑往寒来驹隙影"形象地描绘了时光匆匆,岁月如梭,暗示人生短暂。词人感叹塞鸿北归,寓言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无论是都市中的槐国(指官署)还是渔村的恬静,都不愿辜负自然之美,特别是洲上的白苹。他对东华(京城)的仰望中带着一丝无奈,只能在心灵上寻求解脱,期待回归简朴的山居生活。

"重理蒲团"、"再安丹灶"表达了词人追求道家修炼的决心,不愿与家人分离,更倾向于与自然和清修为伴。"玉清"象征着高洁的精神境界,"受书黄石"则暗指儒家传承,词人选择的是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

词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研读经书,品茗听松风,过着简单而充实的日子。最后,词人想象将来或许会拄杖出游,与月色和藤萝相伴,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世事的洞察,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词人独特的个性和心境。

收录诗词(407)

梁清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五)赠同年魏莲陆并祝初度

纸窗茅屋,有先生抱膝,小门回折。

荒径全萦书带草,床上凝尘满席。

五马归来,三间高卧,独耐袁安雪。

萧然环堵,猪肝肯使轻说。

闻道初度佳辰,墙头过酒,剪烛招狂客。

万事何如杯在手,莫问新来华发。

栗里琴樽,庞公夫妇,岁岁娱泉石。

故人寒邸,梦留斋畔凉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六)悼亡

啼猿声里,正萧疏一片,霜天秋色。

弦续鸾胶看两两,比翼连枝无别。

洛浦珠沉,湘灵瑟冷,剩有寒螀咽。

钟情我辈,那堪兰蕙重折。

回首灯火春宵,茗炉佳夕,鸳枕偎犹热。

留得零香馀粉在,种就柔肠千结。

为问飞琼,还归天上,可忆来时节。

蚕丝难尽,梦回帘外残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七)寿退谷先生

圣朝遗老,拥琴樽图史,婆娑清昼。

传得关闽当日学,独把残编穷究。

道在斯人,晴窗高卧,闲却经纶手。

一庭风雪,喜当介眉时候。

绕膝彩袖重重,持觞共祝,宰相山中久。

谢客著书多岁月,小阁藤深松茂。

鹤发丹颜,凭烟云好,供养容如旧。

春风盈坐,笑看车马驰骤。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八)江行用东坡韵

吴头楚尾,挂长帆、别是一般风物。

白浪排空天作堑,界破东南半壁。

远树微茫,遥峰断续,夹岸霜如雪。

烟波无恙,消磨几许人杰。

坐听鼓吹中流,候风回五两,棹歌齐发。

向晚推窗指顾中,数点渔灯明灭。

牛斗浮槎,乡关回首处,顿更毛发。

空江渺渺,凭栏凉转新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