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向人未肯吐芳心,玉困香融己不禁。
久矣禅心无色想,如何对此独沉吟。
这首诗名为《酴醾(其二)》,作者是宋代诗人滕岑。诗中描述了酴醾花儿含苞待放,不愿轻易展现其芬芳,仿佛玉质的花朵在香气中渐渐舒展,难以自控。诗人以禅心为喻,表达自己长久以来已无杂念,但面对这醉人的花香,却仍陷入沉思之中。整首诗通过花与心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内心世界的微妙波动。
不详
(一一三七~一二二四)。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秋江不许一尘染,只有青山倒影寒。
我欲移家来住此,烦君先为斩鱼竿。
乃祖高怀傲帝王,远孙依旧晦文章。
不须苦要为官去,看水看山味最长。
扁舟江上几曾经,山崦层楼似画屏。
岂料今为倚楼客,谁能添我入丹青。
曾向林间对酒卮,不嫌俗物亦伸眉。
江湖若许同归去,能为先生理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