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月潭寺云泉阁小憩用壁间韵

月潭寺下息尘踪,云泉阁中看灏穹。

萝阴蒙翳见樵径,石壁虫兀开花宫。

俯瞰丹霄下飞鸟,倒听玉溜鸣寒松。

拟将招隐托衰谢,夷夏兵戈愁未通。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月潭寺云泉阁小憩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月潭、云泉、萝阴、石壁、飞鸟、玉溜、寒松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首联“月潭寺下息尘踪,云泉阁中看灏穹”,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心境,月潭寺下,诗人暂时放下尘世的纷扰,于云泉阁中远眺浩瀚的天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开阔视野。

颔联“萝阴蒙翳见樵径,石壁虫兀开花宫”,通过“萝阴”、“樵径”、“石壁”、“虫”等自然元素,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仿佛在深山之中,一条小径蜿蜒曲折,石壁上虫声不绝,花儿静静绽放,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

颈联“俯瞰丹霄下飞鸟,倒听玉溜鸣寒松”,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从高处俯瞰,看到飞鸟在蓝天白云间翱翔,听到山间清泉潺潺流动的声音,与寒松的枝叶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动与静、高远与低沉交织的画面。

尾联“拟将招隐托衰谢,夷夏兵戈愁未通”,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忧虑。在经历了自然美景的洗礼后,诗人萌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但又为国家的战乱和民族的纷争感到忧愁,体现了诗人既有对自然美的追求,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其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之情,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的作品。

收录诗词(120)

朱应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 字:升之
  • 号:凌溪
  • 籍贯:扬州府宝应
  • 生卒年:1477—1526

相关古诗词

平越分司夜坐雨不绝

鸣泉疏雨下高林,此夕天涯感慨心。

箐洞夷獠行处有,边城鼓角坐来深。

堂空风入传虚警,山坼云开散积阴。

谩引壶觞看剑佩,壮怀依旧未销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浪沧江

千寻铁锁贯长桥,积翠浮天万壑遥。

人向中流看砥柱,路从平地入岧峣。

未论文教开荒服,已见夷王款圣朝。

鸟语花明迎使节,浪沧江上瘴全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夜饮俞国昌宅次华大参文光韵

城阙风烟马首东,一樽今夕偶能同。

冲泥未怯银鞍险,照夜翻怜蜡炬红。

遂有亲朋连海宇,还将意气薄云空。

天涯忽漫匆匆别,莫遣音书滞便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游金山

江坼峰尖台殿愁,天开梵境镇中流。

凌风舟楫坐超忽,抱日鼋鼍时出游。

塔劫俯空瞻丽象,钟幢接地动高丘。

却探灵迹穷三岛,坐爱閒云出五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