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高叔嗣的《东原晚望答李鸿渐》描绘了傍晚时分在东原所见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东原晚望草烟齐”,通过“草烟齐”展现出傍晚时分原野上草木笼罩在轻烟中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寂寥。
“久卧无心出路迷”表达了诗人久居于此,对仕途或人生方向感到迷茫,流露出一种消极与无奈的情绪。接下来,“闲立秋风看木落,独行斜日听乌啼”两句,通过“秋风”、“木落”和“乌啼”这些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
“一官已谢于陵后,百亩才开莘野西”写诗人已经辞去官职,回归田园生活,虽然只有百亩田地,却也足以让他在莘野西边找到一丝安宁。最后,“此地故人应念我,逢人昨有数行题”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感慨,通过向他人述说自己的近况,寻求一丝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从官场退隐后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去的回味,又有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