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三)关羽

北人更欲生关羽,犹倚糜芳信士仁。

曹操雄心怀白马,董昭空自弄精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北方的人更希望关羽活着,仍然依赖糜芳和信士仁的忠诚。
曹操有着雄心壮志,却只能怀念白马坡的往事,董昭徒然费尽心机。

注释

北人:指中原地区的人。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忠勇双全。
糜芳:刘备部下将领,曾背叛关羽。
信士仁:关羽的部将,与糜芳一同背叛。
曹操:东汉末年魏国的创始人,与刘备、孙权并称三国。
白马:指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胜后,曾解白马封赏给关羽,象征信任。
董昭:曹操的重要谋士,曾建议曹操杀掉关羽以绝后患。
空自:白白地,徒然。
弄精神:费尽心思,枉费心机。

鉴赏

这首诗以关羽的故事为题材,通过描绘北方人士对关羽的敬仰以及曹操和董昭的侧面描写,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与智谋较量。

"北人更欲生关羽",表达了北方人民对于关羽忠诚勇猛的深深怀念,即使在关羽败走麦城后,他们仍然视其为英雄,渴望他能东山再起。"犹倚糜芳信士仁",则暗示了关羽部下糜芳和士仁的背叛,与关羽的忠诚形成对比,反映出人们对忠诚与背叛的感慨。

"曹操雄心怀白马",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这里以其雄心壮志来衬托关羽的英勇,曹操曾想收服关羽,但未能如愿,这句诗暗含了对曹操未能得逞的遗憾。"董昭空自弄精神",董昭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这里的“空自”二字,揭示了董昭尽管智谋过人,但在对待关羽的问题上,最终未能影响局势,徒然耗费心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史的方式,既赞扬了关羽的忠义,也揭示了历史人物间的权谋斗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二)关羽

寝席羹杯几载同,不知玄德访隆中。

吕蒙陆逊诚奸贼,消为孙登作妇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咏史(其一)关羽

巴山汉水本兴刘,诸葛才华备酂留。

但得关髯师广武,北州韩信在南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咏史.刘弘

三纲政自诛辛冉,二盗清由识士行。

江左百年半天下,曾知开辟是新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咏史(其一)刘琨

竹林遗类入荆杨,贾郭馀尘在晋阳。

听得平阳消息否,忍听徐润调笙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