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辽阳

紫塞高峰积雪明,黄沙古迹细烟横。

身从北地三都尉,目断秦人万里城。

渡处水横朝洗马,望边月黑夜翻营。

辽阳只在云山外,更入东风几日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望辽阳》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首句“紫塞高峰积雪明”,以紫色边塞的高山上积雪晶莹,展现出边疆的雄浑与寒冷。次句“黄沙古迹细烟横”,则通过黄沙中的古老遗迹和袅袅炊烟,勾勒出历史的沧桑与宁静。

第三句“身从北地三都尉”,诗人自述身处边疆,担任都尉的职务,体现了其戍守边关的责任与豪情。第四句“目断秦人万里城”,表达了对远方秦地(这里可能指内地)的遥望,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第五、六句“渡处水横朝洗马,望边月黑夜翻营”,通过描绘早晨士兵们洗马的场景和夜晚军营的活动,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军事戒备的严密。

最后一句“辽阳只在云山外,更入东风几日程”,辽阳虽近在眼前,却被重重云山阻隔,诗人期待着东风能早日吹过,带他踏上归途,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归期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壮丽的边塞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的边关生活体验和思乡情感,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特色。

收录诗词(467)

唐之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野营曲

野营无城复无栅,掘水为濠倚沙碛。

乌旗焰焰起中军,毡帐重重插戈戟。

帐前健儿椎大鼓,旗下才官彀弓弩。

烟飞炮火夺天星,风点柝声传夜雨。

时将铁骑哨东西,沙草生香入马蹄。

白狼河边狐豕尽,红螺山外雪云低。

就中借问何官属,半是公侯半藩牧。

圣人三殿授兵符,列校两边听约束。

幕府深沉昼刻迟,烽堆寂静羽书稀。

裹粮束甲行分垒,走狗呼鹰看打围。

东飞金乌西走兔,九州四海皆王土。

凯归莫忘野营歌,归向朝中作歌舞。

形式: 古风

途中览古

沧海桑田几陆沉,两朝谁复问辽金。

铜驼泣雨浮云湿,石马西风宿草深。

城郭废多空夜柝,人烟去尽灭秋砧。

数行青史灯窗恨,不及凭高见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述怀

沙场非故国,壁垒非衡门。

乍习军旅事,耻无帷幕言。

晓从骁将出,飞鞚越平原。

晚逐偏校还,星火散云屯。

时维斗插午,尚袭貂裘温。

轻雷始发声,零雨不及繁。

厓阴方雨雹,马首已升暾。

顾兹寒燠异,敢昧天地恩。

倦翮怀安巢,下泉仰高源。

微躯故有托,梦寐徒鶱翻。

侧闻敌骑遁,万里空藩垣。

譬之阳德辉,阴翳无复存。

先声贵有实,末德恶久烦。

冀全萍梗踪,归养乐丘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五月望夜六王川对月

家常见月望天涯,及到天涯却望家。

夜半觉来行帐冷,流萤飞过石莲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