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捣衣诗

霜天月照夜河明,客子思归别有情。

厌坐长宵愁欲死,忽闻邻女捣衣声。

声来断续因风至,夜久星低无暂止。

自从别国不相闻,今在他乡听相似。

不知彩杵重将轻,不悉青砧平不平。

遥怜体弱多香汗,预识更深劳玉腕。

为当欲救客衣单,为复先愁闺阁寒。

虽忘容仪难可问,不知遥意怨无端。

寄异土兮无新识,想同心兮长叹息。

此时独自闺中闻,此夜谁知明眸缩。

忆忆兮心已悬,重闻兮不可穿。

即将因梦寻声去,只为愁多不得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夜听捣衣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月光洒在冰凉的河面上,一位旅人思念家乡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愁绪,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霜天月照夜河明”以清冷的秋夜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客子思归别有情”直接点明了主题——旅人的思乡之情。接下来的“厌坐长宵愁欲死”,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在长夜难眠的痛苦中挣扎的情态,表达了深深的忧愁。

“忽闻邻女捣衣声”一句转折,由静转动,捣衣声打破了寂静的夜晚,引发了主人公的共鸣。捣衣声断断续续,随风而来,又随着夜深而持续不断,仿佛是远方亲人对家的思念,触动了主人公的心弦。

“自从别国不相闻,今在他乡听相似”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空的距离和情感的连结。即使身处异国他乡,听到的捣衣声却让他想起了故乡的声音,引发了强烈的思念之情。

诗中还通过“彩杵”、“青砧”、“香汗”、“玉腕”等细节描写,细腻地展现了捣衣的场景和人物的外貌特征,增强了画面感和情感的表达。同时,通过“为当欲救客衣单,为复先愁闺阁寒”等句子,进一步深化了对远方亲人的关怀和思念。

最后,“寄异土兮无新识,想同心兮长叹息”表达了主人公在异乡无人理解的孤独感,以及对远方亲人深深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深秋之夜旅人思乡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

杨泰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纪朝臣公咏雪诗

昨夜龙云上,今朝鹤雪新。

祇看花发树,不听鸟惊春。

回影疑神女,高歌似郢人。

幽兰难可继,更欲效而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诗一首

簿领日盈机,知君傲烦嚣。

饮和自忘渴,况以初筵招。

道契迹自亲,谁为列宿遥。

何用结同心,绿琴复长瓢。

日月若走马,炎凉催斗杓。

一年解颐笑,几日如今宵。

奉君千金寿,莫使岁寒凋。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诗一首

上天垂光兮熙予以青春,今日何日兮共此良辰。

与君觥浊酒而藉落英兮,如年华之相亲。

蹇淹留以醉止,孰云含意而未申。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石门歌

左一石,右一石,石门中有□□客。

□岫□,悬崖裂,□江□□□剑阙。

□□□□□□□,石门窊尊□□□。

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