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口子英韵

凭陵漫诩布三悬,鸡肋难当石勒拳。

故垒荒芜嗟覆辙,殊方重晤亦前缘。

四年浪迹抛驹隙,万里乡书倩雁传。

独有客怀犹跌宕,秋心不减杜樊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缪焕章所作的《和口子英韵》。诗中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漂泊四方、思乡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凭陵漫诩布三悬,鸡肋难当石勒拳”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在艰难险阻中挣扎的勇士,同时也暗含对时局的无奈与不满。“布三悬”可能指古代作战时的旗帜或阵势,“石勒拳”则是借指强大的敌人。诗人自比为勇猛的战士,却难以抵挡强敌,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颔联“故垒荒芜嗟覆辙,殊方重晤亦前缘”转而抒发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面对荒废的战场,感叹历史的轮回与命运的无常。同时,也期待着与远方的朋友重逢,这或许象征着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颈联“四年浪迹抛驹隙,万里乡书倩雁传”描述了诗人四年的流浪生活,时间如白驹过隙,而思念家乡之情则通过鸿雁传递。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体现了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尾联“独有客怀犹跌宕,秋心不减杜樊川”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尽管身处异乡,但那份游子情怀依然起伏不定,如同秋天的心绪,不减当年杜牧在樊川的感慨。诗人以杜牧作为参照,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51)

缪焕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唐镜歌

开奁一视大异事,此镜逼真为我制。

不知是我是古人,二千年前有此字。

八分之书刻画精,其右曰仲左曰英。

寻绎唐隶适吻合,轮郭如故朝代更。

友人沈君得此物,反覆审睇勤披拂。

纵然宝重如连城,睹字谓为予所独。

当作琼瑶赠故人,菱花秋水露精神。

将邪岂是尘中物,琬琰从来席上珍。

只我自疑还自笑,金环小劫纷难道。

虽信阳休匪古人,何知乾德同年号。

昔之仲英果若何,毋亦与我同蹉跎。

麟阁功名男子事,如何名与氏俱磨。

幸哉形制犹完好,小于楪子偏明了。

不用蟠螭与纽龟,已知隶古来天宝。

因思唐政昔不纲,金镜晦彩韬光芒。

上东门外胡儿啸,长信宫中帝业荒。

钗擘钿分俱莫保,况如此镜尤微渺。

照影无能共帨鞶,坠奁止合埋蓬葆。

物生显晦真有期,因因果果漫狐疑。

镜存当日伊非我,镜在今时我即伊。

惠鱼庄蝶谁先觉,色相虚空浑不著。

混沌休令窍窍通,灵源只觉头头活。

本来面目知不知,睇观转复笑詅痴。

君去我来墩属我,荆公曾为谢公嗤。

我亦于兹增一解,从来世事皆桑海。

一镜存留付后人,要知自有李程在。

形式: 古风

和许晓东宴杜陵草堂及游小天竺诗韵二首(其一)

江左风流继玉台,草堂祠畔又衔杯。

欣逢寿老悬弧日,共迓元戎小队来。

川合东西凭想像,酒争滕薛互迟回。

粲花妙舌生花笔,公本登高作赋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许晓东宴杜陵草堂及游小天竺诗韵二首(其二)

芒鞋曾蹈浙西山,廿载西湖梦想间。

一自崎岖来蜀国,那堪烽火遍乡关。

楞华小證三生业,桑柘聊同十亩閒。

虾菜鲈羹浑不羡,愿凭佛力驻丹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许晓东韵

少陵诗一编,光燄腾万丈。

草堂有遗祠,花时恣探赏。

良朋联胜会,马齿惭虚长。

篮舆穿林入,野竹淩霄上。

百花媚古潭,千载勤遐想。

许子今词伯,高吟共繁响。

琼瑶昨见报,清激绝摹仿。

只愧坳堂水,难为沧海仰。

小池一篑盈,杜厦万间广。

临渊深浅殊,问君焉结网。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