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午日次子珍韵

镇无聊,琐窗闲炷檀沈。

已是黍梦温时,浑未散轻阴。

一样斗茶萧寺,算去年花下,不似而今。

甚小楼前后,迷藏一晌,没处追寻。

微吟秀句,宫罗昨赐,花醑新斟。

夺锦年华,偏忆得、楚乡烟水,长耗归心。

红榴镜阁,怎禁他、十度春深。

数旧梦、剩白团扇底,江花一剪,曾照罗襟。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湘春夜月”为题,描绘了午日时分的闲适与怀旧之情。开篇“镇无聊,琐窗闲炷檀沈”,通过“无聊”和“琐窗”营造出一种慵懒而寂寥的氛围,檀香袅袅,更显孤独。接着,“已是黍梦温时,浑未散轻阴”,暗示时光如梦,淡淡的哀愁笼罩着主人公。

“一样斗茶萧寺,算去年花下,不似而今”描绘了与友人去年在萧瑟寺庙中品茗赏花的情景,与今日相比,显得更加温馨而难以再现。“甚小楼前后,迷藏一晌,没处追寻”,流露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而如今却无从寻觅。

“微吟秀句,宫罗昨赐,花醑新斟”描绘了诗人沉浸在文学创作和美酒中的情景,然而这些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夺锦年华,偏忆得、楚乡烟水,长耗归心”,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

“红榴镜阁,怎禁他、十度春深”以红榴盛开的镜阁为背景,强调春光的流转,加深了思乡之情。“数旧梦、剩白团扇底,江花一剪,曾照罗襟”,最后以团扇和江花的意象,再次勾勒出过去的美好回忆,但已成过往,只剩眼前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为爱伯师题《秋江菱榜晚霞图》

照影情波里。映秋汀、菱花一剪,晚霞明丽。

镜里春人红裳薄,刚似芙蓉并蒂。

有无限、夕阳诗思。

蘸取明珠多少泪,染情天、一抹鲛绡紫。

浑未隔,绛河水。潇湘旧爱牵芳芷。

甚新来、凉蘋罢采,玉珰双系。

侧帽花间填词客,祇合香吟粉醉。

早料理、双鬟钗费。

一舸霞川寻梦去,唤杨枝、作姊桃根妹。

谁会得,五湖意。

形式:

瑶台第一层.《兰簃读曲图》,为杨定夫同年索赋

晓起绿窗匀面了,鬟云一镜松。

碧苔庭院,幽花数剪,春在帘栊。

曲栏深处坐,教雪衣、低唱玲珑。

曼声引,更弓鞋轻点,袅尽钗茸。匆匆。

玉烟吹散,翠苕不耐晓霜中。

绣帏垂地,啼莺不语,残月朦胧。

莫翻金缕曲,怕百花、扫地都空。画堂东。

剩兰心一点,还发春红。

形式:

珍珠帘.小伶以茉莉饰团扇,爱伯师赏之以词,即同其调

小花私贮罗囊底。玉釭前、一种温黁初试。

纨扇恁轻盈,更泥他纤指。

一握真珠亲赠与,当纕佩、襟便长系。风细。

问素月圆时,好花开未。

别有却扇风情,且茶瓯罢点,鬓翘休缀。

不借彩丝穿,怎尽成连理。

喜字回环三十六,最难得、花花相对。临睡。

定罗帐风来,暗香如醉。

形式:

寿楼春.秋气渐深,旋归有日,子宜至自保阳,寻当复去,连夕侍爱伯师饮丰楼,同赋是解

怜芳时开樽。正金鞍载到,侧帽词人。

漫说秋宵寒重,画屏围春。

珠箔卷,蟾光新,照烛边、绡裳如云。

笑画里明姿,词中绮语,花下暂时身。

歌初阕,香犹温。怅流霞不驻,荑手轻分。

过尽碧天新雁,绛河如银。

朱户隔,黄尘亲,怕月中、吹箫犹闻。

莫寻梦西楼,花阴露凉逢玉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