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山寺僧

慵饱浮图世共憎,蓬蒿师独养牛耕。

田驱白石年常过,林印青薪岁旋生。

竹似子孙怜笋茁,树添松柏补风声。

眉头怪得春来喜,雨起蔬苗粒粒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赠予山寺僧人的作品,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僧人与世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亲近。首句“慵饱浮图世共憎”表达了世人对僧侣安逸生活的羡慕或嫉妒,而僧人却在“蓬蒿师独养牛耕”的田园生活中自得其乐,体现了他们的清贫和勤劳。

“田驱白石年常过,林印青薪岁旋生”两句,描述了僧人耕作的艰辛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白石象征着贫瘠的土地,青薪则代表了僧人砍柴为炊的简单生活。接下来,“竹似子孙怜笋茁,树添松柏补风声”,以竹笋的生长比喻僧人的后代繁衍,松柏则增添了山林的生机,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

最后,“眉头怪得春来喜,雨起蔬苗粒粒成”描绘了僧人面对春雨滋润作物生长的喜悦,眉头微皱的“怪得”表达出他们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僧人的简朴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欣赏和敬意。

收录诗词(168)

黄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 字:亚父
  • 籍贯:宋洪州分宁

相关古诗词

下棋

古人欲写得丧形,万事画在方罫内。

黑白胜负无已时,目送孤鸿出云外。

形式: 七言绝句

大孤山

彭蠡百里南国襟,万顷苍烟插孤岑。

不知天星何时落,春秋不书不可寻。

石怪木老鬼所附,兹乃与水同浮沉。

鸣鸱大藤树下庙,祭血不乾年世深。

轴舻千里不敢越,割牲酾酒来献斟。

我行不忍随人后,许国肝胆神所歆。

落帆夜宿白鸟岸,睥睨百绕寒藤阴。

银山大浪独夫险,比干一片崔嵬心。

宦游远去父母国,心病若有山水淫。

江南画工今谁在,拂拭东绢倾千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山居独酌

山寒未放春消息,独把单醪慰寂寥。

书对圣贤为客主,竹兼风雨似咸韶。

醉乡城郭灯前到,愁贼戈矛盏底销。

野菜溪鱼随分有,不堪回首叫箪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元伯示清水泊之什因和酬

十年不踏故溪上,有时梦去千里游。

每思鱼行鉴中见,青衫手板如仇雠。

秋风鲈肥美无价,莫怪张翰不可留。

前日诵君清水吟,胸中突起百尺愁。

儿牵女婴走尘土,百年一半如弃投。

清风明月无界畔,白首愿作山中侯。

君诗写出渔者意,老景一片在目眸。

清泉钓舟未入手,聊可观诵忘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