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磨墨寒山题岩赞(其二)

高兴上层巅,断崖收晚烟。

笔底两三字,人间千百篇。

心手不相知,石上墨成池。

劫石有消日,此墨无尽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寒山在山顶磨墨题字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哲理。首句“高兴上层巅,断崖收晚烟”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寒山登高望远的场景,晚霞映照在断崖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笔底两三字,人间千百篇”巧妙地对比了寒山在笔尖轻点的瞬间与他作品在人间流传的广泛影响,体现了艺术创作的力量与深远意义。

“心手不相知,石上墨成池”则进一步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精神与物质、内心与外在的深刻联系。寒山的心灵与他的手之间似乎没有直接的沟通,但正是这种看似不连贯的状态,使得墨水在岩石上汇聚成池,象征着艺术创作的源泉与积累。最后,“劫石有消日,此墨无尽时”以时间与空间的对比,表达了对艺术永恒性的赞美,暗示尽管世间万物皆有消逝之时,但艺术之墨却能永存,传递着超越时空的智慧与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寒山磨墨题字的日常场景,寓言般地探讨了艺术创作的本质、精神与永恒性,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中蕴含的哲思与美的追求。

收录诗词(193)

释了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辟客送总卿归吴

使星卿月照淮壖,百万貔貅饱据鞍。

出处岂无公论在,规模应有后人看。

半年水驿衣犹湿,一纸天笺墨未乾。

事与心违知已异,折梅花别岁之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隋堤柳

锦缆龙舟万里来,醉乡繁盛忽尘埃。

空遗两岸千株柳,雨叶风花作恨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道中即事(其十二)

田翁不省雪模糊,紧闭柴门拥地炉。

自许小厖分席坐,是间宁复著吾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阻雪(其三)

犹及乾淳旧,庐山一老儒。

典坟行楚蜀,科目不皋夔。

秋迥人何在,江空树欲无。

重阳风雨近,谁与束生刍。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