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字渔家傲

辘辘车轮催去急,挑尽残灯,旅恨重题壁。

月色濛濛霜暗湿,行不得,鸡声人语都寒色。

垂鞭已过交河北,且解雕鞍,暂把征尘拭。

一盏村醪何处觅,垂柳侧,又欹茸帽风前立。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增字渔家傲》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一位旅人的孤独与愁苦。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情境,从车轮的急促滚动到月色下的寒冷,再到酒肆外的垂柳与风中独立的帽影,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首句“辘辘车轮催去急”,开篇即以车轮的滚动声渲染出旅人的匆忙与无奈,暗示了旅程的紧迫和内心的焦灼。接下来,“挑尽残灯,旅恨重题壁”两句,通过描写旅人深夜挑灯夜读,思绪万千,最终将忧愁之情倾注于墙壁之上,形象地表现了旅途中难以排遣的孤独与哀愁。

“月色濛濛霜暗湿,行不得,鸡声人语都寒色。”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旅途的凄冷氛围,月光朦胧,霜气弥漫,鸡鸣人语中透露出的寒意,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寒冷,更象征着旅人心中的孤寂与悲凉。通过“行不得”三字,直接表达了旅人无法前行的困境,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垂鞭已过交河北,且解雕鞍,暂把征尘拭。”这里描述了旅人经过一段旅程后,暂时停下脚步,卸下鞍马,擦拭征途中的尘土。这一细节既体现了旅途的辛劳,也蕴含了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释然与平静。

最后,“一盏村醪何处觅,垂柳侧,又欹茸帽风前立。”在旅途的尽头,旅人渴望找到一盏温暖的酒,却只能在垂柳旁,扶着帽檐,独自站立于风中。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既是对旅途结束时的期待与失落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追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愁苦的旅行者形象,展现了旅途中的各种复杂情绪,以及对生活、对未来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绮罗香三首(其二)

乍脱轻绵,旋飘弱絮,转眼流光如毂。

频岁淮南客里,消他寒燠。

最难忘、前度欢游,不堪听、后庭遗曲。

寻春芊芊,肠断是生绿。

天边无赖明月,又几回流照,玉钩斜足。

酒荡襟怀,不禁乱红频扑。

牵昨梦、画舫冰丝,绕香心、玉妃脂盝。

判携来,十样蛮笺,赋闲情几幅。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绮罗香三首(其三)

秋景平分,银蟾乍涌,帘幕重重低卷。

碧杜红阑,何处玉箫声缓。

况寄与、班女新愁,只合付、谢郎雕管。

恁迢遥、千里相随,萧萧落木赋情远。

天末净扫纤翳,丛桂飘来别院。晚香零乱。

稽首姮娥,谁叩广寒宫殿?

想此际、一片清光,照人间、万般恩怨。

只天涯,倦侣孤吟,画屏离思满。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风入松六首(其一)

丝丝杨柳故夭斜。勾引欲栖鸦。

春风夜火扬州路,听城头、画鼓频挝。

绣被焚香独自,银罂索酒谁家?

锦帆犹记到天涯,狼藉旧繁华。

迷楼丝管今何处,但迢迢、野草平沙。

惆怅二分明月,当年曾照琼花。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入松六首(其二)

旧时云佩冷江皋。岑寂度清宵。

徘徊半晌西窗月,对凉波、重进三蕉。

忽坠高梧一叶,信知秋到林梢。

罗帷舒卷任风飘,锦字凭谁挑。

楚山花簟横陈处,绕湘屏、曲曲魂销。

却背残灯枕手,梦回依旧无聊。

形式: 词牌: 风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