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容薜荔园十二咏(其五)蕉石亭

芳草如翠幄,亭亭冒岩阿。

丹梯承晚映,碧涧写秋柯。

日入烟雾满,夜来风雨多。

预愁霜雪至,为乐恐蹉跎。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徐子容的薜荔园中蕉石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变化。

首句“芳草如翠幄”,以“翠幄”比喻茂密的青草,形象地描绘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翠绿色的帷幕覆盖在地面上。接着,“亭亭冒岩阿”一句,通过“亭亭”形容亭子的高耸挺拔,同时“冒岩阿”则生动地表现出了亭子矗立于山岩之上的壮观情景,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雄伟的氛围。

“丹梯承晚映,碧涧写秋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色。丹梯,可能是指红色的阶梯或小径,这里用来形容夕阳映照下的景物,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而“碧涧写秋柯”则描绘了清澈的山涧倒映着秋天的树影,水波轻轻摇曳,树影也随着水波轻轻摆动,形成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日入烟雾满,夜来风雨多”两句则转换了视角,从日落过渡到夜晚,描述了烟雾弥漫的景象以及随之而来的风雨,暗示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和季节的更迭。

最后,“预愁霜雪至,为乐恐蹉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对当下的珍惜。霜雪的到来意味着季节的变换,预示着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这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人也意识到,在享受当下美景的同时,不应忘记对未来的担忧,体现了他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子容薜荔园中蕉石亭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变化,还蕴含了诗人对时间、季节流转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徐子容薜荔园十二咏(其六)观耕台

东菑及农节,高台试登陟。

阡陌路逶迤,陂塘水纡直。

历历原上耕,依依陇间食。

虽无耒耜勤,端居增叹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徐子容薜荔园十二咏(其七)蔷薇洞

洞口蔷薇树,春来冉冉红。

停舟绿水曲,携酒綵云中。

穿林入窈窕,牵叶望玲珑。

祗谓跻攀尽,望望转难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徐子容薜荔园十二咏(其八)荷池

临水放兰枻,处处花相触。

霞水共参差,香风时断续。

上看绣羽乱,下睇文鱼逐。

日暮未归来,聊就舟中宿。

形式: 古风

徐子容薜荔园十二咏(其九)柏屏

何时别陵上,移居来后庭。

牵条拟峰势,总叶学山形。

白雪转自绿,綵云相对青。

无劳台岭侧,陵虚抟翠屏。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