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题山语雨花台看云小幅

山中住久,有栗留枝上,时时来伴。

洁日疏风天气好,坐向绿阴娇唤。

午后微凉,一帘幽梦,清迥无拘管。

起来闲步,泉花恰注茶碗。

雨花台上看云,丹黄青碧,万里奇光满。

非色非空无定相,未可作云霞观。

我把虚空,摄归丸墨,贮向山公腕。

冥然静坐,长天明月如盥。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词人陈世祥通过“山中住久”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接着,“有栗留枝上,时时来伴”,生动地描绘了山中鸟儿的陪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洁日疏风天气好,坐向绿阴娇唤”,展现了晴朗日子里,微风轻拂,绿树荫下,鸟儿欢快鸣叫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午后微凉,一帘幽梦,清静无扰,词人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在。

“泉花恰注茶碗”,将自然界的美好融入日常生活,一杯茶水,泉水与花朵的结合,既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品味与追求。

“雨花台上看云,丹黄青碧,万里奇光满”,描绘了雨后云彩的壮丽景象,色彩斑斓,充满奇幻之美,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与神奇。

“非色非空无定相,未可作云霞观”,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认为自然之美超越了颜色与空无,难以用言语或形象完全表达,强调了其内在的深邃与不可言喻。

“我把虚空,摄归丸墨,贮向山公腕”,词人将对自然的感悟与体验,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如同将虚空收纳于笔墨之中,寄情于山水之间。

“冥然静坐,长天明月如盥”,结尾处,词人静坐冥想,仰望长空明月,仿佛在洗涤心灵,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升华。

整首词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品味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160)

陈世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送孙无言归黄山,次曹学士王司勋韵

黄山家者,见多少虚名,唯君称绝。

阅尽人间风景恶,苦忆山中唤铁。

诗癖能耽,词情独赏,啸匹因霄舌。

焙山煮海,安贫肯与同辙。

已办剥苎为衫,编椰成笠,衣履全然别。

道是烟花隋苑冷,萤火何曾真热。

富自当求,吾从吾好,谁巧谁云拙。

朱砂峰顶,接天万仞红雪。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小春红桥园子宴集,同限一屋韵

寻常歌舞,侈华筵是处,争夸金谷。

我向人间征盛事,除是咳珠唾玉。

才子词坛,佳人酒坐,香暖花光覆。

一觞一咏,不须弦管丝竹。

几折雁齿斜桥,画帘轻楫,游冶惊人目。

并入酒肠成好句,十指酒香拂拂。

彩笔纷飞,寒涛卷起,怒欲来崩屋。

笑余寸管,中书君老而秃。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次曹顾庵学士韵,述怀奉答

菰蒲埋首,难重诉、长语音如哀筑。

穷鸟枯鱼,自懒慢、相成人谁题目。

蜀道行难,燕歌气尽,书又无儿读。

酒中狂笑,屠门大嚼无肉。

莫问歌吹扬州,自竹西人散,况篱边菊。

何事中郎,还未绝、取笛会稽东屋。

老大头颅,半生尽消受,无能粥粥。

余酣肠热,醉中乱品横竹。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屋]韵

念奴娇.次顾庵韵,送朱近修还海昌、吴西崖往山阴。兼怀宋既庭先还吴门

苍凄林莽,度征鸿正是,高空秋肃。

瑟瑟水天芦荻岸,愁杀布帆双逐。

越海云沉,吴江枫冷,何处扁舟宿。

青山入眼,浮螺不似新沐。

廿载鹿独江皋,黄尘浊酒,霜雪纷山麓。

此日追陪群彦后,觉秽在前珠玉。

芒屩难归,貂裘尽敝,梦里梅花屋。

频搔短鬓,媻娑不堪簪菊。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