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一三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赞易时。

士昧固难分体用,人灵岂不异蓍龟。

吉凶只向面前决,动静何烦心上疑。

由此敢开天下口,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是喜欢写诗,写诗其实是他在解读《易经》时的表达。
读书人如果不明了本末关系,自然难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现象。
人生的吉凶祸福只需根据眼前的情况判断,不必在心中产生过多疑惑。
因此他敢于公开讨论天下之事,欧阳修并非只是爱好吟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易:《易经》,古代哲学经典。
士昧:读书人不明事理。
体用:事物的本质和现象。
人灵:人的智慧。
蓍龟:古代占卜工具,象征决策。
吉凶:吉祥与凶险。
动静:静止与行动。
心上疑:心中的疑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的《首尾吟》系列中的其中一首。诗人邵雍以自己的诗歌创作来阐述他对易经的理解和生活哲学。他认为,他写诗并非单纯为了吟咏,而是借此表达对《易经》中体用关系的深刻见解。他指出,读书人如果不能明白体用之辨,就如同普通人未能理解蓍龟这类卜筮工具的奥秘。

诗中强调,判断吉凶应直接面对现实,不必在内心深处过多疑惑;生活的动静变化,也无需过分忧虑。邵雍通过这种观点,鼓励人们要有决断力和直面生活的勇气,这正是他写诗的真正意图,而非仅仅爱好吟诗。整首诗简洁明了,寓哲理于日常,体现了邵雍诗学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七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可爱时。

已著意时仍著意,未加辞处与加辞。

物皆有理我何者,天且不言人代之。

代了天工无限说,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二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隐几时。

尺寸光阴须爱惜,分毫头角莫矜驰。

酒因劝客小盏饮,句到惊人大笔麾。

无入何尝不自得,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三十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喜时。

名在士人当盛世,生于中国作男儿。

良辰美景忍虚废,骤雨飘风无定期。

过此焉能事追悔,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三十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可叹时。

大器晚成当自重,小人难养又何疑。

既无一日九迁则,安有终朝三褫之。

若向槿花求远到,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