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曹申吉的《宛丘春日行》描绘了春天雨意盎然却又未落的景象,展现出细腻的季节变迁和生动的自然景观。首句“欲雨不雨春色深”,以欲雨未雨的氛围烘托出春意浓厚,青草在墙阴下显得尤为鲜嫩。“几树繁花开欲尽”描绘了花朵盛开但即将凋零的场景,而“一丛弱竹不成林”则暗示了生命的孤独与脆弱。
接下来,诗人通过“竹影花光时映水”和“鸟飞未动声先起”展现了动态与静谧的对比,水光花影与鸟鸣交织成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回忆起去年的江边之行,又来到湖上,思绪飘向千里之外,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
湖上的风光更是动人,“湖上韶华正可怜”,春光正好,渔船点缀水面,鸥鹭自在飞翔,楼台倒映在涟漪中。诗人笔下的景致如画,富有诗意。新种的柳树轻柔地垂丝,燕子在上巳节前到来,黄莺的啼鸣则预示着清明已过。
最后,诗人将视线投向远处的太皞陵和西湖,感叹宛丘之地自有其独特的春日乐趣,梦中还能见到重重叠叠的青峰,给人以悠远的遐想。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宛丘春日的景色,流露出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