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陆珊的《清平乐·秋蛩》描绘了一幅秋夜独处的画面。"嘈嘈切切"以拟声词开头,形象地刻画了秋虫鸣叫声的断续和繁多,仿佛在低语着无尽的闲愁。"多少闲愁说"直接点出词人心中的愁绪,而"不管愁人肠百结"则进一步表达了愁思之深重。
"一夜小楼听彻",诗人独自在小楼上倾听秋虫的鸣叫直至深夜,这声音似乎穿透了他的梦境,"声声梦断西窗",使得他的梦境被一次次打断,加深了孤独与无奈。"奈何秋夜偏长",一个"偏"字,流露出词人对漫长秋夜的厌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推枕揽衣起坐,床前明月如霜",通过动作描写和比喻,展现出词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景,床前的明月皎洁如霜,更增添了凄冷的氛围,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愁苦。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秋夜虫鸣为引子,细腻地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