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在江城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首句“九日江城望,风烟接百蛮”以开阔的视角展现了诗人站在江边城市远眺的情景,风烟弥漫,与远处的蛮荒之地相连,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略带苍凉的氛围。接下来,“雁声低夕照,诗兴薄秋山”两句,通过夕阳下雁群的低鸣和秋山中淡淡的诗意,进一步渲染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思绪和情感。
“把菊欣相遗,思家迥未还”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手持菊花,欣喜地与他人分享,同时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家人的思念,渴望归家的心情强烈而难以言表。“升沉休握粟,得酒且开颜”则是诗人面对人生起伏时的态度,即使生活有波折,也不必过于忧虑,一杯美酒足以让心情舒畅,展现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重阳节独特的节日氛围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