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音阁

春影如云不入城,平田一绿少人行。

野花都已得禅意,山鸟半能呼佛名。

间拓断碑分藓色,爱凭虚阁借松声。

等闲小李开图画,金碧遥天上晚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钱林的《佛音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春日画面。首句"春影如云不入城",以轻盈的春光比喻为飘逸的云朵,暗示了自然之美远离尘嚣,未触及繁华的都市。"平田一绿少人行"进一步强调了田野的宁静,行人稀少,更显出环境的清幽。

接下来的两句"野花都已得禅意,山鸟半能呼佛名",通过写野花仿佛领悟了禅宗的意境,山鸟也能模仿佛的名号,展现了大自然与宗教文化的微妙融合,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境。

"间拓断碑分藓色,爱凭虚阁借松声",描绘了古迹斑驳的石碑和青苔,以及阁楼倚空听松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等闲小李开图画,金碧遥天上晚晴",以小李画师的笔触比拟眼前景象,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而金色和碧色的晚霞映照天际,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和宁静的氛围。

整体来看,《佛音阁》是一首寓情于景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禅意的感悟和对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3)

钱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后放舟焦山乘月而归因赋长史

火云烧山山欲焦,船头湿翠风萧萧。

孝然高卧唤不起,洞口瞥有仙人招。

孤筇入手凌山椒,轩然杰阁开松寥。

天光徘徊鹳雀喜,水气合沓鱼龙骄。

是时江空初上潮,淡白尽处青为缭。

鲛宫倒影晃金碧,海上复见秦时桥。

碧城凉梦来迢迢,屏间枯坐茶烟消。

老僧欲定定不得,波心一月如珠跳。

倚阑何人横玉箫,金支翠旗纷荡摇。

我疑混沌死千载,浮出郭墓青峣峣。

南宫之石不可标,东坡之带安可要。

风流一替水天冷,岂惜为尔飞三蕉。

酒酣我亦回兰桡,中流恰遇相妃朝。

一声柔橹过江去,鸥花鹭叶秋魂飘。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秋江篇寄吴中诸故人

秋江鲤鱼吹浪花,秋江暮寒生绿沙。

阑干女儿小垂手,挽起玄云堆鬓鸦。

明妆宝幄开筵促,估客缠头锦千轴。

白项老乌啼向人,恰似当年耳边曲。

当年醉宿倡家楼,就中尤数清溪游。

溪流九曲一明镜,水晶帘额珊瑚钩。

乌衣诸郎白翎雀,梨园子弟黄幡绰。

过江人物最风流,纵饮高歌杂谈噱。

入门下马气吐虹,座客谓我周盘龙。

我时坐上语不发,一饮欲尽三千钟。

银河翻空向身倒,映我玉缸颜色好。

酒星摇摇如劝人,直唤麻姑下蓬岛。

烛奴浓笑擎荷盘,二十四枝吹欲乾。

红镫须臾滚檐角,恰照高楼上丝竹。

秋空四起响蜀弦,玄猿绿罴飞满前。

此时素娥正悄悄,欲落不落西山巅。

当头明月不可掇,过眼悲风那堪摘。

美人可惜尽如花,一别云端两超忽。

扁舟飘泊横江渚,风月年年浩无主。

夜来愁思落谁家,自抱琵琶不知处。

吴弦续续弹楚歌,楼头夜宴秋江多。

秋江呜咽秋风波。

芙蓉醉倒颜微酡,少年不饮奈老何。

形式: 古风

积雪初尽晚晴忽开怅然成咏

雪尽江更空,落帆横浦侧。

孤亭夕照里,一雁见风色。

买酒归路遥,寒云敛成夕。

渺渺野水横,荒荒岸烟直。

沙禽背船飞,见面不相识。

明月来未来,前山岂能隔。

形式: 古风

留别归云草堂

离筵无欢容,银烛光不辉。

清歌既宛转,妙舞亦葳蕤。

竹声一以破,琴瑟满堂悲。

主人送我出,门外霜风吹。

倦马足易疲,倦客身易衰。

风尘令人老,仆仆将何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