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仁和

卜邻本乡里,相见即欢欣。

人生散与聚,有如川上云。

向来枉驰骛,尘事多纭纷。

晚节颇闻道,尚友千载人。

叹息复叹息,别离负殷勤。

今朝好风日,出门随所欣。

南山拭晴翠,矫首天无云。

山深寡人事,可以遗世纷。

乃知紫芝曲,俱是逃秦人。

荷锄筋力倦,未敢辞其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卜邻本乡里,相见即欢欣”描绘了诗人与乡亲们亲近和谐的关系,相见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接下来,“人生散与聚,有如川上云”运用比喻,暗示人生的聚散无常,如同江河上的浮云般不可捉摸。

诗人反思过去的生活,“向来枉驰骛,尘事多纭纷”,感叹自己过去忙于俗务,迷失在纷繁的尘世中。然而,晚年他领悟到“晚节颇闻道,尚友千载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希望能与古代贤人志士为伍。

“叹息复叹息,别离负殷勤”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即将离开的遗憾。最后一段,诗人借景抒怀,“南山拭晴翠,矫首天无云”,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暗示隐居生活的理想。他认识到,只有远离尘嚣,才能真正“山深寡人事,可以遗世纷”。

结尾处,“乃知紫芝曲,俱是逃秦人”暗指自己和志同道合者如同逃避秦朝乱世的人,选择隐居避世。最后,诗人表示即使劳作辛苦,“荷锄筋力倦,未敢辞其勤”,也愿意坚守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02)

唐桂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近辟一室扁曰琴书所或者病其湫隘不称隐者之居也率二儿各和陶诗(其一)

伊予拙生理,颇觉人事疏。

驱驰干戈际,始构此室庐。

时雨趁东作,既耕仍读书。

投老不愿仕,何烦聘安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近辟一室扁曰琴书所或者病其湫隘不称隐者之居也率二儿各和陶诗(其二)

儿童喜相报,翠色饶园蔬。

虽无八珍味,美酒相与俱。

百年戒知足,踰分非良图。

所以谢荣辱,俛仰常晏如。

形式: 古风

答仁表贤友

我学二之中,寸寸不得上。

十年慕道心,望洋空惆怅。

刻楮不胜劳,射工辄抱恙。

至今衰迟姿,白发成老状。

早交槐堂仙,家世出忠壮。

相传好诗章,未读已倾仰。

犹思西湖游,千金购朱舫。

荷盘擎露珠,风侧泻银浪。

惜无杜陵狂,顾欲铲群嶂。

欲问当时踪,奈少大父行。

青楼插酒旗,处处贷新酿。

一曲一疋绫,吴歈发高唱。

可怜干戈区,将军坐武帐。

滔滔日夜流,谁为百川障。

莫怪痴儿痴,恁使放翁放。

如何唐儒宗,呶呶作辩谤。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病中谢陆和夫馈药

微暑不知夏,好风生层波。

如何草径塞,返关养沉痾。

故人倏相遇,感激良已多。

手持千金剂,荡涤气未和。

须臾奏神效,勃勃衰颜酡。

小儿强扶出,一鸟鸣岩阿。

平生精进念,功名敛一蓑。

未虞即溘死,瘦骨高嵯峨。

明朝入城市,白日尘满靴。

松根茯苓熟,早晚重来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