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两次到毗陵驿时的雨中情景,以及与友人的相聚之乐。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体验。
首句“昔年我到毗陵驿,滂然一雨连三夕”,描述了诗人过去在毗陵驿经历的一场连续三夜的大雨,营造出一种沉郁的氛围。接着,“今我重来又雨声”则引出了诗人再次来到此地时的情景,通过“可是天公苦留客”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重逢的感慨,似乎天意也在挽留他。
“故人供帐当高楼,绿酒百壶如川流”描绘了诗人与老友相聚的场景,高楼之上,绿酒如溪流般倾泻,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欢聚的畅快。然而,“平生俗□不可□,岂是天留人不留”两句中的空格处,可能因字迹模糊或缺失而难以辨认,但大致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自己平生所经历的世俗之事感到厌倦,或许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天留人留我不驻,归心巳逐飞鸿去”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外界给予他留下的理由,但他内心却早已向往自由,如同飞鸿一般,渴望远行。最后,“蓬底高吟听雨眠,姑苏城外鸣啼曙”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蓬草下吟诗听雨,直至曙光初现,形象地表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