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舍横逆

茫茫薄俗沸蚊蛆,礼义全无一点馀。

只得杜门对贤圣,专来教子读诗书。

千般横直休干己,一切是非无问渠。

若救乡邻为被发,风波转起挠吾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社会风气混乱如蚊蝇滋生,礼仪道德几乎荡然无存。
我只能闭门自守,与圣贤相伴,专心教育孩子读书识字。
世间纷扰与我无关,任何是非都不必过问。
如果试图拯救乡亲,却引来更大的风波,那只会骚扰我的生活。

注释

茫茫:形容广大或众多。
薄俗:浅薄的风俗。
沸蚊蛆:比喻社会风气混乱像蚊蝇滋生。
礼义:礼仪和道义。
杜门:闭门不出。
贤圣:指品德高尚的人或圣人。
教子:教导孩子。
诗书:书籍,尤其是诗经和儒家经典。
千般:各种各样的。
横直:指世事的复杂多变。
干己:干涉到自己。
是非:对错、是非之事。
渠:他,这里指代他人。
救乡邻:帮助乡亲。
被发:古代表示极度悲痛或激愤的行为,披头散发。
挠吾庐:骚扰我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诗人陈淳对于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个人道德坚守的态度。首句"茫茫薄俗沸蚊蛆"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社会风气的混乱与庸俗,如同蚊蝇乱舞,比喻人心不古。"礼义全无一点馀"进一步强调了道德沦丧,礼仪规范荡然无存。

诗人选择"杜门对贤圣",即闭门自守,专心致志地教育子女研读诗书,希望借此传递传统美德,保持家庭的文化传承。他告诫自己"千般横直休干己",表示对外界纷争不参与,只专注于自身的修养和教育。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脱离现实,他明白"一切是非无问渠",意味着即使不问是非,也无法避免邻里间的矛盾。最后,他以"若救乡邻为被发,风波转起挠吾庐"表达了对可能因助人而引发更多麻烦的担忧,暗示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做好自己的本分实属不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抉择和观察,揭示了宋朝社会的道德滑坡,以及个体在其中的无奈与坚持。

收录诗词(212)

陈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赵尉狱空韵上陈宰

民沐仁风状小儿,陶陶远罪日何知。

圜扉草色春长茂,公舍棠阴昼缓移。

谁复鼠牙纷击剥,类将鸡黍乐追随。

涂歌里咏喧传处,尽是吾侯德政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丁大咏史君祷雨之韵

史君持志一恭谦,何间幽明与巨纤。

渴雨方将为旱闵,卧龙便不复泥潜。

连宵颇作霶?注,阖郡均蒙优渥沾。

窃喜阳春端有脚,闾阎和气日须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和陈侍郎韵寄题林尉尚絅堂

中庸尚絅示诸儒,为己何心世毁誉。

只要美中存德本,无容饰外事文馀。

鱼潜理趣真如灼,屋漏工夫的不虚。

珍重子思深属意,一言纲领此篇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陈侍郎韵寄题林尉肯堂

肯堂题扁自名公,表里须教实一同。

门阅不誇车马大,家声端藉礼诗隆。

熟仁便足膏粱味,殉义能传清白风。

终始此生无忝处,精诚妙与古人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