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其三)

月榭闲风亭,尽是伤心地。

旧绣鸳鸯不忍看,宛转相回避。

卧病易涞间,山学秋蛾翠。

白日萧萧易水寒,都化胭脂泪。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凄凉景象,以"月榭闲风亭"为背景,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哀愁。"伤心地"四字直接表达了情感基调,透露出一种深深的伤感。"旧绣鸳鸯"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和爱情,然而"不忍看"和"宛转相回避"则揭示了这些回忆带来的痛苦,鸳鸯不再成对,反成了触发心痛的媒介。

接下来,词人将自己比作"卧病"之人,身处"易涞间",暗示环境偏远,生活艰难。"山学秋蛾翠"运用拟人手法,形容山色如秋蛾之翠绿,却也带上了秋天的凄凉,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最后两句"白日萧萧易水寒,都化胭脂泪"更是直抒胸臆,"易水寒"暗指壮士荆轲的典故,此处借以表达词人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凉。"都化胭脂泪"则将泪水比喻为胭脂,形象地展现了泪水之多,以及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深沉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其四)

妾貌雨中花,妾命霜前草。

雨打霜欺是玉成,不使红颜老。

枕角觅金钿,琴尾寻银爪。

买断檀奴一世心,祇为怜娇小。

形式:

卜算子(其五)

解脱有情天,即是忘忧国。

生是红蚕缚茧丝,化去成仙蝶。

碧玉小家娘,来侍王孙栉。

月姊天孙尽妒伊,一世无亏缺。

形式:

卜算子(其六)

松柏有凋时,何况章台柳。

兜率天边白尚书,翻落杨枝后。

两世抱衾来,此事韦郎有。

再掷黄金买玉箫,郎比青山寿。

形式:

卜算子(其七)

老去对花枝,奈此星星发。

云样衣裳玉样人,总是明经蜡。

两屦一蒲团,久作茅庵衲。

扫尽人天挂碍心,秋水生明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