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蜀中歌五首》中的第五首。通过“文园”与“马相如”的典故,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蜀地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浓郁的文化氛围。
首句“文园尚忆马相如”,以“文园”暗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这里的“尚忆”二字,表达了对这位古代文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蜀地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次句“锦水风云逐驷车”,“锦水”指的是流经四川的河流,这里借以描绘蜀地的美丽风光。“风云逐驷车”则形象地展现了在骏马疾驰的场景中,云雾随风而动,仿佛与车辆一同前行的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出蜀地的壮丽景色和动感之美。
后两句“若道君王慕封禅,西京元有茂陵书”,诗人在此运用了汉武帝封禅泰山的典故,以及西京长安(即今西安)的茂陵(汉武帝陵墓),来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如果有人认为君王对封禅有所向往,那么在西京长安就有茂陵这样的历史遗迹作为证明。这不仅体现了对历史的回顾,也暗含着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巧妙融合,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蜀地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