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石龙庵

昔我游幔亭,极高揽秋月。

清光洗列洞,可数仙人发。

今宵此山中,乃为天所罚。

狂飙起石龙,黑雨打林樾。

灯前对佛经,逐字犹鹘突。

遥思芙蓉园,白兔定在窟。

老弟能大觥,诸朋更奇崛。

驰情不成寐,一夜梦飞越。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昔日登高赏月的欢愉,转至今夜在石龙庵中面对自然风暴的无奈与孤独。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的情境进行鲜明的对照,展现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化。

首句“昔我游幔亭,极高揽秋月”描绘了诗人往日登高望远,欣赏秋月的美好时光。接着,“清光洗列洞,可数仙人发”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清澈与明亮,仿佛能洗净一切,连仙人的头发都能数清,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然而,接下来的“今宵此山中,乃为天所罚。狂飙起石龙,黑雨打林樾”则转折至今夜的景象,山中遭遇了风暴的侵袭,狂风呼啸,暴雨倾盆,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与不可抗拒。

“灯前对佛经,逐字犹鹘突”描述了诗人面对风暴时内心的平静与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他坐在灯下诵读佛经,尽管字句尚不完全理解,但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求知欲。

最后,“遥思芙蓉园,白兔定在窟。老弟能大觥,诸朋更奇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朋友相聚的渴望。他想象着在芙蓉园中,白兔安逸地生活在洞穴里,朋友们聚在一起畅饮,场面热闹非凡。

“驰情不成寐,一夜梦飞越”则点明了诗人因思念与渴望而难以入眠,整夜沉浸在思绪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些快乐的日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收录诗词(94)

傅汝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舟,又字木虚,、丁戊山人等。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 字:远度
  • 号:磊老
  •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476~1557年

相关古诗词

云岩

灵区奠真岩,缀乳富奇状。

麟身俨石体,仙背光壑相。

笼日玉帐豁,承苔宝盖壮。

左龙交右凤,下洞逗上嶂。

晶荧非一文,窈默是几创。

古鹿游到止,情鹤舞来向。

纷吾临以遨,众念窅然丧。

惟馀伺鸾宾,疲思绿云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龟峰

古云化奇峰,宰割皆琳琅。

想经娲皇鍊,色色争光芒。

丽刺万夫目,巧脱三岛囊。

高者触魁斗,低亦吞戈阳。

削壁刮冰眼,拳石住鹤房。

诧当微雨里,容此明星光。

标名恨遗漏,取象省谬荒。

传是徐铉宅,古寺阅自唐。

鼠雀斗佛顶,方袍巧逃亡。

谁令此福地,零落热客肠。

倘非逢胜友,难尽览历详。

曰余武夷来,灵奇惯品量。

润腻欺幔亭,丹垩则相当。

巅攀病足展,峰影倒地苍。

岩泉酬好韵,吟鸟劝我觞。

最后有彩壁,五色错天章。

游马疲不迹,惜哉谁见扬。

乃知一世间,至人多遁藏。

我欲把双剑,挥霍踏云翔。

临风忽自笑,桃花引归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梅庄子

潇洒锦里园,寒梅竞芳芬。

琼花却素月,瑶圃讵足云。

风携落花起,送香天亦闻。

之子商岩英,赏弄遗人群。

倚梅简玉经,坐石刷幽云。

閒领天瓢浆,劝花就微醺。

花似解人意,何以答殷勤。

为君结佳实,策彼金鼎勋。

言谢李与桃,灼灼亦何劳。

形式: 古风

冬日送人游鲤湖

何岭出天上,寒型渺云涯。

湖归九公鲤,岩曝仙人棋。

缅昔林与郑,于焉清道机。

金灶炊玉烟,连歌绿云飞。

至今结元气,万壑回春姿。

我蹇守白虎,尔先导青螭。

瑶华寒翕绝,寄以遥相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