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京兆景熙赴京

赫赫都门坐镇来,三年为政不凡才。

能令江上风涛郁,复道人间夜户开。

绕郭青山常带雨,经春芳树早生梅。

扬帆又送朝天去,待报明廷宠玺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送江京兆景熙赴京》描绘了送别友人江景熙时的场景。首句“赫赫都门坐镇来”,以雄浑的都门气象开篇,显示出江景熙的威望和重要地位。次句“三年为政不凡才”,赞扬了他在地方任职期间展现出的非凡才能和政绩。

第三句“能令江上风涛郁”,通过江上的风涛,象征友人的影响力,暗示他在处理政务时的魄力和手腕。第四句“复道人间夜户开”,进一步赞美他的政绩,使得夜晚的城市门户得以开放,百姓生活得到改善。

第五、六句“绕郭青山常带雨,经春芳树早生梅”,借青山含雨、早春梅花盛开的景象,寓言友人的政绩如春天般生机勃勃,给地方带来了繁荣。

最后一句“扬帆又送朝天去,待报明廷宠玺回”,描绘了友人即将启程进京,期待他带回朝廷的恩宠,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以都门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江景熙的政绩和诗人对其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仕途的期盼。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送闻石塘尚书赴京

下榻长安彼一时,复从南土奉光仪。

怜才近世难公似,论德中朝亦我师。

山郭欲销残暑气,江帆只待好风吹。

惟应去后遥相望,夜夜台阶紫极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晨赴太学

杨柳青青古柏连,一区为舍去人偏。

惟将闭户供长日,祗过圜桥踏晓烟。

禁里啼莺春树满,池边滋草露华鲜。

幽情自爱群芳发,物色风光共远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都清明

群山绕郭大江流,复作金陵浩荡游。

帝里歌钟行处是,人家垂柳映门幽。

微风竹树摇晴日,薄暮楼船散水洲。

莫谓花开还落去,曾相舞劝百杯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日同诸年友故汉王府宴集

故园亭榭郁参差,暇日亲朋尽在兹。

早属风光为地主,兼多水竹弄幽姿。

侵阶藉草衔杯满,夹路垂杨去马迟。

勿谓樽空又分手,他年相望足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