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玉泉观鱼

潋滟晴光动碧虚。一方清镜照诗臞。

□□玉麈三三法,水漾金鳞六六鱼。

红舍利,白芙蕖。尽教妆点老僧居。

夜深飞过西湖去,夺取小龙明月珠。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明媚的阳光在碧蓝的天空中闪烁,像一面清澈的镜子映照着瘦削的诗篇。
神奇的玉麈杖,三三两两的法事,水中金鳞游动,六六群鱼相伴。
红色的舍利子,白色的荷花,都用来装饰老僧的居所。
夜晚,它们飞越西湖,竞相夺取那明亮如小龙明珠的月色。

注释

潋滟:形容水波荡漾,光彩鲜明的样子。
碧虚:指青天,天空。
玉麈:道教法器,形似麈尾,象征仙道。
舍利:佛教中高僧死后火化后留下的结晶体,此处可能指宝石。
芙蕖:荷花的别称。
小龙明月珠:比喻明亮的月光,或诗意地指代皎洁的月色。

鉴赏

这首元代张可久的《鹧鸪天·玉泉观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西湖夏日景象。首句“潋滟晴光动碧虚”以明媚的阳光映照在清澈的湖面上,营造出波光粼粼的动态画面。次句“一方清镜照诗臞”将湖面比喻为一面镜子,诗人以“诗臞”自比,暗示其清瘦的文人形象与湖水相映成趣。

接下来,“□□玉麈三三法,水漾金鳞六六鱼”中的“玉麈”可能是形容玉制的拂尘,而“三三法”和“六六鱼”则可能象征着道教的某种神秘数字或法术,与鱼儿在水中悠游的场景相结合,增添了神秘和禅意。红舍利和白芙蕖分别指红色的莲花和白色的荷花,它们装点着老僧的居所,增添了宁静与自然之美。

尾联“夜深飞过西湖去,夺取小龙明月珠”以富有想象力的手法,写夜晚湖面上的鱼儿仿佛化身为小龙,取走了象征月亮的明珠,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留恋和对自然神奇力量的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活力,以及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0)

张可久(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 字:可久
  • 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肖像(林晋生作)可久
  • 籍贯: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
  • 生卒年:约1270~1348以后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何尊师故居

万木森森秀野堂。黄鹂两两鹤双双。

翠岩云巧苍松暗,玉洞月明丹桂香。

移笔架,拂琴床。赋诗争看水云乡。

重来只有黄冠老,落日空斋挂钵囊。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贻乐府李芝秀

秀结梨园五色芝。瑞云婀娜玉参差。

佩环摇影青霞洞,歌扇留香白雪词。

花可可,柳枝枝。别情还似送春时。

洞箫吹月商颜远,采药人来好寄诗。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霜天晓角.水西烟雨

沙浅波平。孤舟长日横。

淡墨潇湘八景,谁移向、富山城。净名。疏磬声。

暮归何处僧。明日披云风顶,呼太白、赏新晴。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王陵夕照

暮蝉声咽。几树白杨叶。

细看云岚旧隐,遗庙在、表忠烈。翌结。弓剑冗。

苔花碑字灭。远水残阳西下,今人见、古时月。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