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茅峰

杖藜绝顶穷追寻,青山世路争岖嵚。

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

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沈。

无人更守玄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

巅崖谁念受辛苦,古洞未易潜幽深。

神光不破幽暗恼,山鬼空作离骚吟。

我来俯仰一慷慨,山川良昔人民今。

安得长松撑日月,华阳世界收层阴。

长啸一声下山去,草木为我留清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登大茅峰》由宋代诗人梁栋所作,描绘了诗人攀登高山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以及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首句“杖藜绝顶穷追寻”,以杖藜行进的姿态,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攀登至山顶的决心与毅力。接着,“青山世路争岖嵚”一句,将山峰比作崎岖的道路,形象地表达了登山的艰难与挑战。

“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碧云遮蔽天际,象征着外界的阻隔与束缚;而春风则吹拂人间,寓意内心的自由与希望。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融合,展现出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

“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沈”通过神话传说中的龙的形象,象征着事物的转化与升华。大龙化为宝剑,代表力量与智慧的结合;小龙沉入大海,象征着隐匿与深邃。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无人更守玄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反思。玄帝鼎与秦皇金分别代表了古代的权力与财富,诗人通过询问这些象征物,探讨了权力与财富的本质及其对人的影响。

“巅崖谁念受辛苦,古洞未易潜幽深”强调了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探索未知的勇气。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赞美了那些勇于追求真理与知识的人们。

“神光不破幽暗恼,山鬼空作离骚吟”中,“神光”象征着智慧之光,而“幽暗恼”则是指内心的困惑与迷茫。山鬼吟唱离骚,既是对古代文学的致敬,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最后,“我来俯仰一慷慨,山川良昔人民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他期待“安得长松撑日月,华阳世界收层阴”,即希望自然能够永远庇护人类,让世界充满光明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以及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思考价值。

收录诗词(32)

梁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豪气欲吞天下士,冷官初到岳阳城。

形式: 押[庚]韵

题汪水云湖山类稿

天地事如许,英雄鬓已斑。

泪添东海水,愁压北邙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题郭主簿模摩诘本辋川图卷

园图亲画早流传,已是人间五百年。

凝碧池头秋句在,当时几负此林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此水自当兵十万,昔人曾有客三千。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