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过溪北阴,日午山鸟静。
禅心澹炉烟,写以风竹影。垂■对清昼,谈味与之永。
松雪陶冰厨,茶梦漱涪井。
响然祖谢徒,山志夙所秉。
上人抱无律,气与秋雪迥。
渺兹云水区,远意落清颍。
黄冠傥许乞,终约遂幽屏。
归舟破湖阴,缺月半衔岭。
淰淰凉翠痕,已蘸鹭丝顶。
这首清代诗人周星誉的诗《集寄公房次少陵宿赞公土室第二首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居画面。首句“云过溪北阴”,通过云的移动和溪边的阴凉,展现出环境的清幽。接着,“日午山鸟静”进一步强调了午后的寂静,连山鸟也停止了鸣叫。
诗人的心境与禅定相合,通过“禅心澹炉烟”表达出内心的平静,炉烟与风竹影的自然交织,增添了禅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悠然度过“清昼”,享受着与自然对话的乐趣。
“松雪陶冰厨,茶梦漱涪井”两句,借松雪、陶冰和茶水,寓言诗人追求高洁的生活方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自比为祖谢一类的文人,有着山林隐逸的志向。
“上人抱无律,气与秋雪迥”赞美了赞公的超脱世俗,其气质如秋雪般高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境界的仰慕,并希望有一天能像赞公一样,在这云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宿。
结尾处,“归舟破湖阴,缺月半衔岭”,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归途,月光洒在湖面,景色凄美。最后两句“淰淰凉翠痕,已蘸鹭丝顶”,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湖边鹭鸟的形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不详
君自画君画,我自画我诗。
我眉自能颦,不能效先施。
造诣虽不同,各抱千古思。
清气孕肝膈,即物皆吾师。
濯我尘土笔,写君冰雪姿。
娟娟采珠人,蕉萃荒江湄。
我欲招之来,贻以双紫芝。
相期宛洛间,耕烟骖青螭。
结佩贞岁寒,此意君傥知。
曙角散边声,重关俯杳冥。
雁群低砦墨,马色接天青。
日驭回西极,云开见北庭。
九京松柏树,萧飒不堪听。
江风卷地散蝇蚊,湿翠堆篷曙不分。
远峡猿声青隔雨,阴崖蛟气白莲云。
一官憔悴投荒录,万里凄凉誓墓文。
十口长饥行李乏,愧他豪客夜知闻。
舵楼晚饭古榕阴,拥鼻篷窗效越吟。
月气晓红知昼热,江光夜碧觉春深。
蒸溪雾毒蛇悬树,掠径风香麝出林。
七载瘴乡青鬓改,浮家常系故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