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兴宗志宏见和岩桂长篇再赋前韵奉呈》。诗中描绘了月中的桂花之景,以及对桂花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桂花的独特魅力。
首先,诗中提到“月中有桂光更多”,描绘了月光下桂花的光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光芒照亮。接着,“扶疏一轮枝干罗”形象地描绘了桂花树的枝繁叶茂,如同一轮轮排列整齐的枝干,展现出桂花树的壮观景象。
随后,诗人进一步赞美桂花的特性:“四时不改碧玉叶,满庭自擢青铜柯。”这句话表达了桂花四季常青的特点,碧绿的叶子和青铜般的枝干,不仅展现了桂花的坚韧生命力,也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美感。
接着,诗人通过“森然众木共培植,无异野鹤群鸡鹅”这一比喻,将桂花与其他树木进行对比,强调了桂花的独特之处,如同一群与众不同的野鹤和鸡鹅,独树一帜。
进入秋季,桂花的香气更加浓郁,诗人写道:“秋来隐圃风露冷,喷花看蕊尤婆娑。”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秋天桂花盛开的场景,微风吹过,桂花随风摇曳,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还提到了一位隐居的君子,他与世隔绝,心境平和,与世无争,对花度日,享受着自然的美好,不因外界事物而影响内心的宁静和谐。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志宏的敬意,并希望友人能像桂花一样,拥有超凡脱俗的才华,不受世俗的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同时,诗人也流露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即使它们逐渐凋零,也希望能留住那份馨香。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