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檄桥观打鱼用杜公观打鱼韵

庐江近水非通津,山梁涨雪堆如银。

冶父瀑下黄陂满,泼剌时复来游鳞。

居民大罾船户网,圜桥观者争凝神。

老饕得鱼且佐酒,雨余几研无纤尘。

王家铁枪哥舒刀,江南烽火连在高。

武昌松江尽肥美,乱流一网无遁逃。

须知鱼亦我所欲,玉箸金盘总萧瑟。

长鲸鼓浪何时休,底事吞舟坐相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廷香的《棒檄桥观打鱼用杜公观打鱼韵》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捕鱼图景。首句“庐江近水非通津”点出地点,暗示了水路交通不便,增添了捕鱼活动的特殊性。接下来的“山梁涨雪堆如银”运用比喻,形容积雪覆盖的山梁如同银装素裹,为画面增添了冬日的冷峻之美。

“冶父瀑下黄陂满,泼剌时复来游鳞”描绘瀑布下的河流丰盈,鱼儿活跃,捕鱼声此起彼伏,富有动态感。接着,“居民大罾船户网”写出了渔夫们忙碌的身影和捕鱼工具的使用,而“圜桥观者争凝神”则展现出围观人群对捕鱼活动的浓厚兴趣。

“老饕得鱼且佐酒,雨余几研无纤尘”描绘了渔夫捕获鱼后的生活场景,老饕般的喜悦与酒的陪伴,以及雨后环境的洁净。然而,“王家铁枪哥舒刀,江南烽火连在高”笔锋一转,引入战争的元素,暗示了社会背景的动荡不安,鱼儿也成了战乱中的牺牲品。

最后两句“武昌松江尽肥美,乱流一网无遁逃”揭示了战争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即使鱼儿肥美也无法逃脱被捕的命运。诗人以“须知鱼亦我所欲,玉箸金盘总萧瑟”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鱼儿命运的同情。“长鲸鼓浪何时休,底事吞舟坐相失”以鲸鱼比喻战乱,表达了对战争无尽的忧虑和对和谐生活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观打鱼这一日常活动,寓言式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既有生活情趣,又富含深沉的哲理。

收录诗词(3)

吴廷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张氏山居(其一)

烽火惊春老,劳生此避喧。

那知乱山谷,中有小桃源。

新笋迸出土,清泉流到门。

杯盘真率处,犹有古风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题张氏山居(其二)

鸾凤窜荆棘,豺狼当路衢。

干戈余涕泪,霜雪此头颅。

把酒不成醉,请缨谁与俱。

劳生负兵壑,我亦许驰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门

清晨出门去,路上人行稀。

山深寺钟隐,日杲秋露微。

流水澄见底,霜叶红未飞。

行行若有得,所得是无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秋日村居

鸡犬安眠世事忘,避嚣恰称此村庄。

青山红树团茅屋,秋草荒烟冷夕阳。

不事繁华人自古,绝佳风味稻生香。

溪南好友相邻近,日往烟萝话昼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