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人

妾思常悬悬,君行复绵绵。

征途向何处,碧海与青天。

岁久自有念,谁令长在边。

少年若不归,兰室如黄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我的思念常常悬挂在心,你出行的道路又长又远。
你的征途将通向何方,是否是那碧蓝的大海与青色的天空相接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会生出许多挂念,是谁让你长久地驻守在那遥远的边疆。
如果你这位少年不归来,那么曾经温馨的居室将如同阴冷的黄泉一般。

注释

妾:古时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思:思念。
常:经常。
悬悬:形容心情不安,牵挂的样子。
君:指爱人或尊称对方。
行:出行,行走。
复:又,再。
征途:远行的路途,特指从军的路程。
向:朝着,向着。
何处:哪里。
碧海:蔚蓝色的大海。
与:和。
青天:蔚蓝的天空。
岁久:时间久远。
自:自然,当然。
有念:产生思念之情。
谁令:谁让。
长在边:长期在边疆。
少年:这里指年轻的男子,可能指她的丈夫或恋人。
若:如果。
不归:不回来。
兰室:芳香高雅的居室,比喻美好的家庭环境。
如:像。
黄泉:地下的泉水,常比喻为阴间、死亡。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思远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对遥远之人的渴望。开篇“妾思常悬悬,君行复绵绵”两句,通过重复使用“悬悬”、“绵绵”这样的词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如同缠绵的丝线,无始无终。

接着,“征途向何处,碧海与青天”两句,则描绘了一位行者在遥远征途上的孤独身影。碧海和青天似乎成为了这段旅程的背景,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渺茫。

“岁久自有念,谁令长在边”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对命运的质疑。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自然会产生思念,但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和束缚。

最后,“少年若不归,兰室如黄泉”两句,更是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忧虑。如果年轻时就不能返回故乡,那么即便是在温馨如兰的居所,也只能感受到像黄泉般的隔绝和孤独。这里的“黄泉”在古代常指地狱,是死亡和永别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形式:

登石伞峰

作镇得良牧,抚戎惭匪仁。

每观龚黄化,煦物如阳春。

政简似多暇,游从邀众宾。

鸣驺镜水畔,舍棹耶溪津。

偶兹逢胜境,顿觉离嚣尘。

丞相筑室在,季方结庐新。

登临经绝顶,瞩眺怡心神。

金章照玉伞,龙节陵松鳞。

笙歌入中流,声角闻城闉。

更吟琼瑶篇,愿言书诸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别故人赋得淩云独鹤

单嘶淩碧雾,风飏入青云。

九皋空顾侣,千里会离群。

望海飞恒急,摩天影讵分?

欲知凄断意,琴里自当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咏霜朝城上乌

霜旦早晖通,城乌渐飏空。

声喧高疑外,曲韵楚琴中。

楼寒映晓日,竿迥噪朝风。

虽狎金墉上,犹畏虎贲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