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它山善政侯兼简鄞令

呜呼王封君,心事鬼出没。

驱山截长江,化作云水窟。

旱火六月天,万栋挂龙骨。

萧条一祠宇,像设何髣髴。

破屋夜见星,漏雨湿衫笏。

杯酒谢车篝,兹事恐亦忽。

我闻古先王,报施必称物。

矧今崇佛宫,民力殆欲屈。

岂无制作手,一为起荒茀。

李侯仁贤资,抚字良矻矻。

可但清似冰,方看健如鹘。

沉迹千载后,行且见披拂。

阴功世易忘,远虑俗多咈。

勉哉君毋迟,斯民久已郁。

形式: 古风

翻译

唉,王封君啊,心中忧虑如鬼魅出没。
他试图移动山岳拦截长江,化作云雾缭绕的水洞。
干旱酷暑六月天,无数房屋只剩骨架悬空。
荒凉的祠堂里,神像模糊不清。
破败屋舍夜晚可见星辰,漏雨打湿了衣冠。
一杯酒感谢车夫,此事恐怕已被忽视。
我听说古代圣王,回报恩惠必定符合实际。
更何况如今修建佛宫,百姓之力几乎耗尽。
难道没有能工巧匠,来修复这荒芜之地吗?
李侯您仁德贤能,治理地方勤勉不懈。
您不仅清廉如冰,行动还矫健如鹰。
您的事迹将在千年后被人记起,将会被赞扬。
善行容易被遗忘,长远考虑常遭世俗反对。
请您不要拖延,百姓的困苦已经很久了。

注释

王封君:指某位有封地的贵族。
鬼出没:形容内心的焦虑和困扰。
化作:转变成。
龙骨:比喻只剩下骨架的房屋。
像设:神像设置。
破屋:破旧的房子。
车篝:赶车人的临时住所,这里代指车夫。
制作手:能工巧匠。
荒茀:荒废的土地。
仁贤资:仁爱贤明的资质。
抚字:治理地方。
健如鹘:行动敏捷如鹰。
披拂:赞美之意,指事迹被人传扬。
阴功:暗中做的好事,不求回报。
远虑:深思熟虑的长远打算。
咈:违背,不顺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所作的《题它山善政侯兼简鄞令》,通过对王封君的怀念和对李侯的赞扬,表达了对地方官员公正施政、为民谋福利的期待。诗中通过描绘王封君的传说,暗示其有如神明般的力量,能改变自然界的旱灾,但也揭示了当时百姓生活的困苦,祠宇破败,生活艰难。诗人借此批评了过度崇佛导致民力疲弊的现象,认为应当有像李侯这样既有仁德又有才能的官员来改善民生。

诗中“李侯仁贤资,抚字良矻矻”直接赞美李侯的仁德和勤勉,而“沉迹千载后,行且见披拂”则寄望他的善政能在未来得到彰显,尽管世俗可能一时难以理解长远之计。最后两句“阴功世易忘,远虑俗多咈”,提醒李侯要尽快行动,因为百姓的苦难已经积压太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诗歌,以神话故事和现实对比,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提出了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题放生池

南州几万家,舟楫江湖上。

罾罗竭鱼鳖,旁餍口腹养。

可怜长者子,于此事脱放。

藻荇被清流,春风不惊浪。

直钩亦何心,明珠岂所望。

落日倚朱栏,无言独惆怅。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题明月堂

郢匠犹来巧运斤,清光那复隔纤尘。

九秋万里云头路,半夜千峰顶上人。

坐见乾坤入肝胆,陡惊草木亦精神。

应怜赤水寻珠客,白日茫茫尚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香山汤禅师

千古神僧旧石扃,清风如在地还灵。

溪形偃月无穷碧,山气当云不改青。

叶熟猿猱时啸聚,锡飞岩穴尚芳馨。

西来祖意谁人问,老柏森森翠满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句(其九)

一锋不断奸凶首,千古焉知将相才。

形式: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