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亭诗和张洵韵

我行几许踰沅湘,直抵八桂漓水旁。

千山倒影摇溪光,秀色不借草木苍。

兹亭构胜俯回塘,野花风递罗绮香。

岩前伏波航羽觞,一洗尘思生清凉。

疑有仙人白玉床,壶中景迥日月长。

步此仙籁音琅琅,世间名利真毫芒。

此景不独冠南方,恨不筑室轻侯王。

回首尘迹空渺茫,瞥去未必计非良。

其如樽酒情难忘,恍然一梦五云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我行程多远超越沅湘,直达八桂漓江边。
千座山峦倒映在溪水中,美景无需借助草木的苍翠。
这座亭子选址绝佳,俯瞰回转的池塘,野花香气随风传送。
岩前有伏波将军的船,载着美酒,洗涤尘世思绪,带来清凉。
似乎有仙人躺在白玉床上,壶中的景象仿佛日月永恒。
踏步在这仙乐声中,世间名利都显得微不足道。
此景不仅冠绝南方,只遗憾未能在此建屋,轻视王侯。
回首过往,尘世痕迹已变得模糊,匆匆离去或许并非不智。
然而,对美酒的记忆难以忘怀,恍若置身于五彩祥云之上的梦境。

注释

踰:越过。
八桂:泛指广西地区。
伏波航:指伏波将军的船只航行。
尘思:世俗的忧虑和思绪。
仙籁:仙人的音乐,比喻美妙的自然之声。
名利:名声和利益。
冠南方:在南方最为出色。
瞥去:匆匆离去。
樽酒:盛酒的器皿,代指饮酒。
五云乡:传说中的仙境,比喻美好的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叶宗谔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以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描述自己在沅湘水域间的漫游,直至八桂漓水旁。这一路上,他不仅欣赏到千山倒影与溪光相互辉映的美景,而且还注意到了秀色不借草木苍,这说明诗人对自然之美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不只是表面的风光。

兹亭构胜俯回塘,野花风递罗绮香。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山间亭阁中所见到的景象,其中“秀色”和“罗绮香”都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岩前伏波航羽觞,一洗尘思生清凉,则是诗人在水边感受到的一种清凉与宁静,似乎是在用自然来洗涤心灵。

疑有仙人白玉床,壶中景迥日月长。这两句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想象,通过壶中迷离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于超脱尘世、永恒美好的向往。步此仙籁音琅琅,世间名利真毫芒,是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听到的声音和对世俗功名利禄的看破。

此景不独冠南方,恨不筑室轻侯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美景的珍视,以及想要永远留在这里,不愿回到尘世的愿望。回首尘迹空渺茫,瞥去未必计非良,则是诗人回头看向尘世的态度,似乎已经不再执着于那些过往。

其如樽酒情难忘,恍然一梦五云乡。这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这段经历的一种总结和感慨。就像品尝美酒一样,这段旅程中的点滴情景都深深地印在心中,而那超凡脱俗的体验,也如同一次难忘的梦境,让诗人感到恍然若失,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五云之乡。

收录诗词(2)

叶宗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山吞月,白鹭洲边水接天。

形式: 押[先]韵

题冯唐庙

千百年来汉老郎,晓来灯火晚来香。

庭前不用寻碑记,已载班书数十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陈子华武夷筑精舍

衮衮诸公台省居,可怜无地著吾庐。

前因本是四禅派,今日相追九老图。

忧顾全闽曾倚重,诛锄遗孽岂容逋。

兔葵燕麦玄都满,休忆桃霞映绿湖。

形式: 七言律诗

至道宫

犹存巨镬记熙丰,翠蔼春深古路通。

千百舂锄一株树,野田飞下雪花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