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利山居

江左风流恐未真,南州人物竟成尘。

全家莫恨瘿张丑,四国且图山作邻。

小漏天光浑失热,绿槐树盖始知春。

柴扉昼钥能高枕,一到华胥胜路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江东的风流人物恐怕难以真正存在,南方的英杰最终都化为尘土。
全家不必因瘿瘤之丑而遗憾,暂且把山当作邻居,寻求安宁。
微弱的日光照进小屋,失去了炎热的感觉,直到绿槐树的叶子繁茂才知春天来临。
简陋木门在白天也不用上锁,可以安心高枕,这里的生活比路上行人还要美好。

注释

江左:江东。
风流:指才情出众的人物。
恐未真:恐怕难以真实存在。
南州:南方。
人物:人材。
竟成尘:最终成为尘土,比喻英豪凋零。
瘿张丑:形容人的缺陷或丑陋,这里指瘿瘤(颈部肿块)。
四国:四方,泛指周围环境。
山作邻:以山为邻,象征隐居避世。
小漏:形容光线微弱。
浑失热:几乎失去了炎热的感觉。
绿槐树盖:绿槐树的浓密树冠。
始知春:才意识到春天的到来。
柴扉:简陋的木门。
昼钥:白天不用上锁。
高枕:安心地躺着。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处的隐居之处。
胜路人:比路上的行人生活更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开篇"江左风流恐未真,南州人物竟成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和名利场合的淡漠与不屑一顾之情,甚至连那些繁华和热闹也看作是虚幻易逝。"全家莫恨瘿张丑,四国且图山作邻"则显示出诗人对家族地位的无所谓,以及愿意将远离尘嚣的山林作为自己的邻里。

中间两句"小漏天光浑失热,绿槐树盖始知春"写出了诗人在山居中的清贫生活和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心境。"柴扉昼钥能高枕,一到华胥胜路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现世的超脱,以及对于心灵自由和安宁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映射出宋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子常约赏海棠

共愁明月照空杯,莫逐时人溺死灰。

百日酒随山客尽,一年春逐海棠回。

门无辙迹草自长,燕不世情贫肯来。

豆饭芋羹容易继,明朝花落不重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刘小漕(其三)

五云入梦翠浮空,正在高阳巴里中。

八叶蓂含天露绿,千年桃映海波红。

流钱远裔争推晏,青史何人独比雄。

白面门生指椿桧,愿肩华发倚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刘小漕(其二)

小槽轧玉逗琼浆,满酌金花荐寿觞。

已有骏驹传骥足,莫辞持节下羊肠。

护诗何处无灵物,报国新来有皂囊。

要觅甘棠寻旧爱,莫云千里蔽柔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刘小漕(其一)

乱红缬眼柳花飞,烟抹沱溪秀一围。

北背美人占梦去,夕阳行客舞雩归。

三吴父老传冰节,两蜀江山识绣衣。

预草封章千百纸,此身明日接天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